男性,20岁,发热二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x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x109/L,血小板25x109/L。

此病人在发烧,头痛,呕吐第二日作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B:细菌培养阳性 C: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 D: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E: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女,8个月,因发热2天,抽搐2次,伴呕吐,吃奶量减少,喜哭,易怒就诊乳喂养,查体:精神差,前囟饱满,心肺腹无异常发现,肌张力增高,脑脊液检查:外面混浊,白细胞1000x106儿,中性粒细胞为主,糖lmmol/L,氯化物107mmol,/L,蛋白质2.0g/1

如合并硬膜下积液,积液量较大,颅内压明显增高,应选择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每次每侧放液量宜

A:21~25ml B:31~50m1 C:<15ml D:15~20ml E:26~30ml

一儿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有颈项强直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增高,WBC显著增多,分类多核细胞为84%,单核细胞为16%。

脑脊液培养时,标本留取应注意

A:不能及时送检可放入冰箱 B:在抗菌治疗前留标本 C:尽可能使用无菌容器 D:避免接触氧气 E:清晨留标本

患者女,55岁,体检查出有“肝硬化,脾大”,无明显特异性症状,未做特殊治疗,近日检查结果:转氨酶,胆红素升高;碱性磷酸酶升高和γ-谷氨酸转肽酶显著增高;白蛋白低于正常;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腹腔积液少量,Child C。

碱性磷酸酶 和γ-谷氨酸转肽酶显著增高,表明

A:肝细胞坏死 B:凝血功能异常 C:胆汁淤积 D:肝解毒功能异常 E:肝已有癌灶存在

患儿,8岁,发热3周,头痛,呕吐2周,近1周来视力减退。查体:颈阻(+),克氏征(+),巴氏征(-),心肺未闻及异常。腰穿脑脊液压力增高,常规:白细胞350x10/L,中性28%,淋巴72%,蛋白(++);生化:蛋白1.2g/L,糖2.5mmol/L,氯化物95mmol/L。

若抗感染和抗痨治疗无效,拟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为快速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下列哪项检查结果

A:脑脊液生化检测 B:头颅CT C: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 D:脑脊液墨汁染色涂片阳性 E:脑脊液真菌培养阳性 F:头颅MRI

某儿童突发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有颈项强直体征,脑脊液检查:颅内压增高,WBC显著增多,分类多核细胞为84%,单核细胞为16%。

脑脊液培养时,标本留取应注意

A:不能及时送检可放入冰箱 B:在抗菌治疗前留标本 C:尽可能使用无菌容器 D:避免接触氧气 E:清晨留标本

某女性患者,12岁。急起发热,伴明显头痛、抽搐、意识不清1天为主诉入院。入院体检:体温39.8℃,心率122次/分,呼吸25次/分,血压:90/60mmHg。神经系统检查:意识模糊,颈部肌肉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5.1×10/L,中性粒细胞占89.8%,RBC正常。EEG显示:广泛弥漫性高幅慢波。

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为: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轻度增高,糖及氯化物正常,未查到细菌。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急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B:多发性硬化 C:吉兰-巴雷综合征 D:细菌性脑炎 E:结核性脑炎

某男,21岁。发热2周,体温38~39℃,查体:皮肤散在紫癜,颈部淋巴结及腋下可触及肿大,脾肋下3厘米;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L,血小板25×10/L。

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发现为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B:细菌培养阳性 C:脑脊液中发现结核杆菌 D: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E:脑脊液中白血病细胞增多

某男患儿,8岁。因突起高热3天,昏迷、抽搐1天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15.8×10/L,脑脊液检查示: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

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最主要的依据是

A:血培养 B:骨髓培养 C:脑脊液检查 D:特异性IgM抗体测定 E:大便培养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