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2岁,肝,脾肿大,血红蛋白69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疑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网织红细胞15%,可排除哪种贫血 ( )

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患者男,35岁,出现水肿,乏力,血压增高,尿量减少,肉眼血尿。尿干化学检查示:红细胞200/μl,蛋白质2.0 g/L,白细胞 100/μl。显微镜尿有形成分检查结果见图2和图3。

此患者尿红细胞形态最可能为

A:影红细胞为主 B:大红细胞为主 C:小红细胞为主 D:正常红细胞为主 E: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

 有些新型血液分析仪开发了血细胞分析新的检测参数,如: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分布宽度(HDW),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CHr);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未成熟粒细胞(IG)百分率和计数,造血祖细胞(HPC)百分率和计数等。

诊断缺铁性贫血时,反映体内铁储备的指标是

A:IRF B:CHr C:CHCM D:HPC E:MPV

 有些新型血液分析仪开发了血细胞分析新的检测参数,如: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分布宽度(HDW),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CHr);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未成熟粒细胞(IG)百分率和计数,造血祖细胞(HPC)百分率和计数等。

有助于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是

A:CHCM增高 B:HPC增高 C:IRF增高 D:IPF增高 E:IG增高

 有些新型血液分析仪开发了血细胞分析新的检测参数,如: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CHCM),单个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分布宽度(HDW),网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CHr);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PF),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未成熟粒细胞(IG)百分率和计数,造血祖细胞(HPC)百分率和计数等。

有助于评价严重感染和败血症的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是

A:IG增高 B:CHCM增高 C:IRF增高 D:HPC增高 E:MPV增高

患者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阴性;Ham试验阴性,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男,33岁,有贫血临床表现,肝,脾肿大;血红蛋白74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明显活跃,Coombs试验(-);Ham试验(-),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自溶试验增强,加葡萄糖不纠正,加ATP纠正,诊断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该例中网织红细胞15%,可除外哪种贫血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D:G6PD缺乏症 E: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某男性患者,37岁。因间断发热2个月,皮下及牙龈出血半个月入院。血常规:Hb80g/L,WBC9.8×10[~9.gif" />/L,N48%,淋巴细胞52%。骨髓象示M6红白血病期。血型:正定:抗A(-),抗B(++++);反定: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化疗期间,输注红细胞4个单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病情有所改善。化疗间歇期间,因高热咽痛6天再次入院。血常规:Hb66g/L,WBC4.8×10[~9.gif" />/L,M66%,淋巴细胞34%,幼稚细胞为10%。申请输血,复查血型发现,正定型:抗A(-),抗B(-);反定型:A标准红细胞(+),B标准红细胞(-)。

第一次入院化疗期间,理论上可以给患者输注的红细胞制剂有

A:A型悬浮红细胞 B:B型悬浮红细胞 C:O型悬浮红细胞 D:AB型悬浮红细胞 E:O型洗涤红细胞 F:B型洗涤红细胞

介于成熟红细胞和幼稚红细胞之间的细胞是()。网织红细胞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过渡到成熟红细胞的一种未成熟红细胞。

A:原始红细胞 B:早幼红细胞 C:中幼红细胞 D:晚幼红细胞 E:网织红细胞

未成熟畸胎瘤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

A:成神经细胞 B:原始神经管 C:神经上皮菊形团 D:未成熟软骨 E:未分化的梭形细胞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