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7岁,妊娠30周,胎动消失1周,听诊无胎心。入院后渐出现皮肤粘膜出血,血压下降,无尿。查体:血红蛋白88g/L,WBC6x10/L,血小板21x10/L,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碎片。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0.5g/L,3P试验(+++)。

哪种检查可提示纤维蛋白溶解亢进?

A:血小板21x10/ B:外周血涂片可见红细胞碎片 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纤维蛋白原0.5g/L E:3P试验(+++)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4岁。因呕血,黑便2小时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10余年。入院查ALT 124U/L,AST 153U/L,总胆红素91μmol/L,血清白蛋白16g/L,凝血酶原时间21s,COCP15mol/L,BUN 20.5mmol/L,Cr 256μmol/L,血压75/45mmHg,脉搏130次/分。

应如何有效防止再出血? 提示:经治疗后腹水消退不明显,复查ALT 102U/L,AST 113U/L,总胆红素78μmol/L,血清白蛋白22g/L,凝血酶原时间20s

A: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 B:内镜直视下食道静脉套扎术 C:门体分流术 D:断流术 E:TIPS F:口服心得安

某男,35岁。发热、鼻出血、皮肤瘀点1周住院。化验:Hh 82g/L.WBC 2.6×10/L,血小板4l×10/L,骨髓涂片增生明显活跃,原粒细胞0.16(16%),早幼粒细胞占0.70(70%)。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第一疗程化疗结束后第3天,病人尿少,血压11.4/6.7 kPa(86/50 mmHg)。抽血时血液在针筒内凝血,查凝血时间2分钟,纤维蛋白原9 g/L,凝血酶原时间10秒(正常对照13秒)。

通过以上述治疗,患者血压上升到 13.3/9.3 kPa(100/70 mmHg),尿量增加,但出现血尿,球结膜出血及皮肤大片瘀斑。化验:凝血时间16 min,凝血酶原时间19秒(正常对照13秒),纤维蛋白原1.5 g/L,鱼精蛋白锌副凝试验(+),优球蛋白溶解试验>120 min。此时以下哪项处理不妥

A:输新鲜血 B:继续肌素抗凝治疗 C:继续抗感染治疗 D:给予抗纤溶药物 E:输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复合物

某男性患者,64岁,因呕血、黑便2小时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10余年。入院查ALT 124U/L,AST 153U/L,总胆红素91μmol/L,血清白蛋白16g/L,凝血酶原时间21s,COCP15mol/L,BUN20.5mmol/L,Cr256μmol/L,血压75/45mmHg,脉搏130次/分。

应如何有效防止再出血?提示:经治疗后腹水消退不明显,复查ALT 102U/L,AST 113U/L,总胆红素78μmol/L,血清白蛋白22g/L,凝血酶原时间20s

A: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 B:内镜直视下食管静脉套扎术 C:门体分流术 D:断流术 E:TIPS F:口服心得安

某男性患者,52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住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左右。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I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L,总胆红素68μmol/L,直接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

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哪些情况

A:先天性因子Ⅱ、V、Ⅶ、X缺乏 B: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C:DIC D:阻塞性黄疸 E: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口服避孕药 F:维生素K缺乏症

纤维蛋白原(Clauss法)的检测原理是以凝血酶作用于待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凝固时间呈负相关,检测结果与参比血浆制成的标准曲线对比可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可以影响Clauss法测定结果的物质是

A:vWF B:蛋白C C:D-二聚体 D:FDP E:抗凝血酶

某男性患者,55岁,于2006年9月26日因"黑便5小时"入院。患者既往有肝炎、肝硬化病史5年,于2005年3月、11月及2006年4月因肝硬化腹水"先后3次住院,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一直服用保肝药物。本次入院前自觉乏力症状加重,恶心、未吐,排暗红色血便4次,量约1600ml。入院后查体:贫血貌,血压66/31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未触及,脾左肋下7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63g/L,血小板(PLT)50×10/L,总胆红素68μmol/L,结合胆红素19μmol/L,丙氨酸转氨酶(ALT)6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85U/L,凝血酶原时间(PT)20秒,凝血酶原活动度(PTA)0.41,血钠127mmol/L。

PT(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可见于

A:先天性因子Ⅱ、V、Ⅶ、X缺乏 B: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C:DIC D:胆汁淤积性黄疸 E: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或口服避孕药 F:维生素K缺乏症

某男性患者,65岁。因呕血、黑便2小时入院。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10余年。入院查ALT 124U/L,AST 153U/L,总胆红素91μmol/L,血清白蛋白16g/L,凝血酶原时间21s,COCP15mol/L,BUN20.5mmol/L,Cr256μmol/L,血压75/45mmHg,脉搏130次/分。

应如何有效防止再出血?提示:经治疗后腹水消退不明显,复查ALT 102U/L,AST 113U/L,总胆红素78μmol/L,血清白蛋白22g/L,凝血酶原时间20s

A: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 B:内镜直视下食管静脉套扎术 C:门体分流术 D:断流术 E:TIPS F:口服心得安

纤维蛋白原(Clauss法)的检测原理是以凝血酶作用于待测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浆凝固。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含量与凝固时间呈负相关,检测结果与参比血浆制成的标准曲线对比可得出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可以影响Clauss法测定结果的物质是

A:vWF B:蛋白C C:D-二聚体 D:FDP E:抗凝血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