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7岁,因“不规则发热,颈,腋下及腹股沟等处多发性淋巴结肿大,以及进行性消瘦”来诊,肿大淋巴结直径为1.5~2.5 cm,遂行颈淋巴结活检。大体检查:灰白色结节1个,2 cmx1 cmx1 cm,包膜完整,切面呈灰白色,质软;镜检:淋巴结结构大部分破坏,被膜下见少量小淋巴细胞(图1),大片区域内见泡沫样组织细胞成片分布,胞质内见一些细颗粒状物,疑为病原微生物(图2)。

前述泡沫样细胞胞质内的颗粒状物呈六胺银染色阳性(图3),病理诊断应为

A:淋巴结立氏曼病 B:淋巴结结核 C:真菌病 D:猫抓病 E:脂质代谢性疾病

患儿,男,6岁,发热,咽痛,咳嗽一周。体检:体温39%,咽部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压痛。外周血检查结果:Hb110g/L,RBC4.0x10/L,WBC18.5x10/L。LYM0.08,MID0.06,GRAN0.86,涂片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胞质中可见中毒颗粒和空泡

上述病例白细胞直方图变化可显示

A:小细胞区右侧和中间细胞区之间区域异常 B:小细胞区异常 C:大细胞区增高,小细胞区明显降低 D: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之间区域异常 E:小细胞区降低,中间细胞区增高

患者。男,23岁,重度贫血2个月,发热3天,伴皮肤出血点和鼻出血。外周血检查:RBC2.1x10/L,Hb40g/L,WBC2.8x10/L;白细胞分类:原粒细胞4%,早幼粒细胞47%,中幼粒细胞3%,中性粒细胞22%,淋巴细胞24%;血小板40x10/L

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直方图上主要的异常为

A:小细胞区异常 B:小细胞区左侧区域异常 C:大细胞区右侧区域异常 D:小细胞区正常,中间细胞区与大细胞区融合增高 E:中间细胞区降低

一男性患者,主述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象检查:白细胞28x10/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下列一般不引起白细胞增高的是

A:病毒性感染 B:化脓性感染 C: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失血 E:急性溶血

某女性患者,59岁,因胸闷、憋喘1个月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双下肺叩诊呈浊音,双下肺呼吸音减弱。X线:双侧胸腔积液。胸水常规:血性积液,蛋白定性(++),比重1.020,红细胞计数112×10/L,有核细胞计数为682×10/L。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异常细胞,胞体较大,圆形或卵圆形,散在或呈桑葚状排列,胞质丰富,有些细胞胞质内出现黏液空泡,核深染,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块状。

假如痰细胞学示:癌细胞体积小,为不规则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少,呈裸核样,弱嗜碱性染色,细胞核小,比正常淋巴细胞大0.5~1.0倍,核畸形明显,染色深呈墨水滴样,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分化差的鳞癌 B:分化差的腺癌 C:恶性淋巴瘤 D:腺鳞癌 E:小细胞未分化癌

某男性患者,主诉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8×10/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以下一般不引起白细胞增高的是

A:粒细胞白血病 B:化脓性感染 C:病毒性感染 D:急性失血 E:急性溶血

一男性患者,主诉咽部疼痛、吞咽困难,体温39℃。检查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红肿,颌下淋巴结大、压痛。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8×10/L,中性粒细胞0.86(杆状核细胞为0.08),伴有中毒颗粒、空泡。

以下一般不引起白细胞增高的是

A:粒细胞白血病 B:化脓性感染 C:病毒性感染 D:急性失血 E:急性溶血

对白细胞胞质内颗粒的描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均匀、排列紧密的橘红色颗粒 B:嗜碱性粒细胞具有大小不均、排列不规则的紫黑色颗粒 C:淋巴细胞中常见粗大、量多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D:单核细胞具有大量、细小灰尘样紫红色嗜天青颗粒 E:嗜中性粒细胞具有丰富、细小均匀的淡紫红色颗粒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