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右鼻腔上部及上颌窦内可见肿物占位,肿物部分累及眶内侧壁,右侧筛窦及右前颅底,活检组织镜下为肿瘤组织,瘤细胞呈分叶状生长,瘤细胞体积较小,胞质较少,坏死不明显,间质血管丰富。

则诊断应修正为(提示 如在肿物切除标本中又发现有幼稚的非角化透明细胞巢,腺癌,横纹肌肉瘤,原始原基样小细胞。)

A:未成熟型恶性畸胎瘤 B:畸胎瘤恶变 C:嗅神经母细胞瘤伴异源性分化 D:癌肉瘤 E:恶性畸胎瘤 F:畸胎癌肉瘤

 患者男,49岁,因“腰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3椎体破坏,余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溶骨性病变;术中冷冻组织活检,镜下几乎未见正常骨质,可见大量片状增生的小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组织边缘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形态略不规则,未见明确坏死灶。

病理诊断考虑为(提示 经多处取材和石蜡包埋组织,镜下小淋巴细胞增生,见片状及散在分布的异型细胞团,局部细胞排列成小巢状,巢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细胞体积大,但因组织收缩,细胞周围有空隙,部分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不规则,核膜尚清。)

A:骨非霍奇金淋巴瘤 B:骨霍奇金淋巴瘤 C:椎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 D:骨嗜酸性肉芽肿 E:骨转移癌 F:骨Ewing肉瘤/PNET G:骨结核

 患者男,49岁,因“腰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3椎体破坏,余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溶骨性病变;术中冷冻组织活检,镜下几乎未见正常骨质,可见大量片状增生的小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组织边缘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形态略不规则,未见明确坏死灶。

该病例的病理诊断为(提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片状及散在分布的异型细胞CD20(+),CD79a(+),BCL-2(+), CD10(+),BCL-6(+);Ki-67约80%(+);CD30(-),CD15(-),CK(-),NSE(-),CgA(-),Syn(-),CD56(-),CD1a(-),S-100(-)。)

A:椎骨非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性 B:骨霍奇金淋巴瘤 C:骨嗜酸性肉芽肿 D:骨转移癌 E:骨Ewing肉瘤/PNET F: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患者,男。45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做痰液脱落细胞检查

涂片检查见到体积较大,胞质丰富,核卵圆形略偏位,染色质均匀细致偶见核仁的细胞,涂片中且有尘细胞,泡沫细胞,提示此细胞最可能为

A:鳞状上皮化生细胞 B:增生的细支气管上皮细胞 C:肺泡管上皮细胞 D:鳞状上皮退化变性细胞 E:肺泡吞噬细胞

老年女性,素食2年,近期头昏乏力伴大便性质改变,间断血便,肝脾不大。HGB69g/L,WBC5.2x10/L,PLT122x10/L,网织红细胞3.5%,红细胞平均体积100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0.34,骨髓提示增生活跃,红细胞体积增大,粒系分叶过多。

该病属于贫血的性质是

A:大细胞低色素贫血 B:正细胞正色素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D:正细胞低色素贫血 E:大细胞正色素贫血

女性,55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血红蛋白90g/L,平均红细胞体积59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8%,网织红细胞计数2.5%,血清铁450μg/L,总铁结合力4800μg/L。

如果此病人改用其他止痛药物治疗后,粪便隐血阴性,血红蛋白升至100g/L,网织红细胞计数1.2%,此后口服和肌肉注射铁剂难以再改善贫血状态,则引起贫血的次要原因还可能有

A:缺铁 B:自身免疫性溶血 C:慢性炎症 D:血红蛋白合成异常 E:骨髓红细胞增生不良

某男性患者,57岁,食欲减退伴上腹部疼痛半年,体重减轻8kg。血红蛋白80g/L红细胞3.1×10/L,网织红细胞2%。骨髓象示幼红细胞增生活跃,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少、边缘不整,粒细胞系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肝病性贫血

细胞体积守恒定律表明()。

A:细胞的体积与相对表面积成反比 B:细胞体积和细胞核体积在不同物种间均相差悬殊 C:器官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细胞的数量和细胞的大小两个关键因素 D:卵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很少,同样遵守细胞体积守恒定律

下列有关细胞体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体积一般较大 B:细胞体积越小,其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 C:生物体体积越大,其细胞体积、也越大 D:细胞体积小,利于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下列有关细胞体积小的解释,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小,有利于进行细胞分裂 B:细胞体积小,有利于扩散和转移 C:细胞体积小,有利于高效地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细胞体积小,有利于细胞膜上分子的流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