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66岁。糖尿病,冠心病病史8年,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小时前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向腰背部放散。查体:BP 130/70mmHg,P 78次/分,巩膜无黄染,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肠鸣音2次/分。
关于淀粉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1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B: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2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C: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3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D:血清淀粉酶处于正常值的1~2倍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消化性溃疡穿孔 E:血清淀粉酶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时可能会降低 F: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起病时迅速升高
患者女,66岁。糖尿病,冠心病病史8年,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小时前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向腰背部放散。查体:BP130/70mmHg,P78次/分,巩膜无黄染,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肠鸣音2次/分。
关于淀粉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1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B: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2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C: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3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D:血清淀粉酶处于正常值的1~2倍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消化性溃疡穿孔 E:血清淀粉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可能会降低 F: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起病时迅速升高
陈先生,42岁,因"持续中上腹疼痛6小时"急诊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90次/分,血压105/75mmHg,呼吸24次/分,上腹部有压痛,腹痛向腰背部放射。实验室检查结果:WBC12.0x10
/L,血清淀粉酶1020U/L(Somogyi法),尿淀粉酶1480U/L(Somogyi法),血钙2.5mmol/L。病人既往有乙型肝炎,胆囊结石病史。临床初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该病人的实验室检查结果中,最早出现异常的是
A:尿淀粉酶 B:血清淀粉酶 C:血清钾 D:血清钙 E:血清镁
血清淀粉酶正常值参考范围是
A:速率法80~220U/L B:速率法100~1200U C:速率法180~220U/L D:碘-淀粉比色法100~1200U E:碘-淀粉比色法80~220U/L
巨淀粉酶血症时可见
A: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B: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某女性患者,67岁。糖尿病、冠心病病史8年,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1小时前突然出现剧烈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向腰背部放散。查体:BP130/70mmHg,P78次/分,巩膜无黄染,剑突下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Murphy征(-),肠鸣音2次/分。
关于淀粉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1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B: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2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C:血清淀粉酶至少超过正常值的3倍可确诊急性胰腺炎 D:血清淀粉酶处于正常值的1~2倍可能与其他疾病有关,如消化性溃疡穿孔 E:血清淀粉酶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时可能会降低 F:血清淀粉酶在急性起病时迅速升高
巨淀粉酶血症时可见
A:血清S型淀粉酶升高而P型淀粉酶正常,脂肪酶活性不升高 B:血和尿淀粉酶活性升高伴脂肪酶活性升高 C:血清S型淀粉酶和P型淀粉酶可同时升高,也可为两型中任何一型升高 D: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以S型为主,36小时恢复正常 E:血清淀粉酶活性升高伴尿淀粉酶活性降低
某男性患者,45岁,因饱餐后突发上腹部疼痛10小时入院。疼痛呈持续性绞痛,无放射性,拒按,伴恶心,呕吐,呕出胃内容物及黄水。3小时前腹痛加剧,出现发热。1小时前出现手足抽搐。小便量减少。既往无上腹部疼痛病史。入院查体:T38.6℃,BP90/60mmHg,P110次/分,R20次/分。痛苦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心率110次/分,心肺余无异常,腹平软,腹壁皮肤未见淤斑,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以中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1次/分。化验:血淀粉酶:96u/L,血象:WBC12×10
/L,N87%,L13%,Hb:120g/L。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因肠内气体影响,胰腺显示不清,腹腔内有少量液性暗区。
血清淀粉酶一般在起病后是如何变化的?
A:一般在起病后5~10小时内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 B:一般在起病后6~12小时内开始升高,48小时开始下降 C:一般在起病后7~14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 D:一般在起病后8~16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 E:一般在起病后5~10小时内开始升高,24小时开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