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6岁,右上腹痛伴发热一周,有糖球病病史。体检:腹肌紧张,右上腹有压痛和反跳痛;检验结果:血红蛋白114g/L,血小板312x10/L,白细胞35x10/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85%,淋巴细胞8%,单核细胞2%,幼稚细胞5%,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

白细胞增多首先考虑下列哪种疾病

A:CML 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急性白血病 D:类白血病反应 E:骨髓纤维化

女性,78岁,右上腹痛伴高热一周,有糖尿病病史。体检: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检验:血红蛋白量104g/L,血小板数443x10/L。白细胞数36x10/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90%,淋巴细胞5%,单核细胞2%,幼稚细胞3%,粒细胞可见毒性改变。B超检查可见肝区有4cmx6cm大小的液性暗区

白细胞增多首先考虑是哪种疾病

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B:脾功能亢进 C:骨髓纤维化 D:急性白血病 E:类白血病反应

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A:具有ADCC效应 B:直接杀伤靶细胞 C:杀伤靶细胞不受MHC限制 D:无抗原特异性 E:具有吞噬作用

黄曲霉毒素(AF)是一种剧毒物质,不仅具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AF的毒性主要表现为

A:肾毒性 B:肝毒性 C:神经毒性 D:生殖毒性 E:遗传毒性

慢性毒性是指机体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实验周期长,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影响因素多,通常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最后阶段。

对于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慢性毒性剂量-反应关系;确定受试物的LOAEL和NOAEL B: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标准以及危险度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 C:阐明慢性毒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靶器官,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D:A和B对 E:A、B、C都对

参与机体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A:浆细胞 B:成纤维细胞 C:巨噬细胞 D:纤维细胞 E:肥大细胞

参与过敏反应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巨噬细胞 D:肥大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A:具有ADCC效应 B:直接杀伤靶细胞 C:杀伤靶细胞不受MHC限制 D:无抗原特异性 E:具有吞噬作用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