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包括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嗜铬细胞瘤 C: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D:神经内分泌癌 E:神经母细胞瘤 F:后腹膜肿瘤浸润肾上腺
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
有关该肿瘤错误的描述有 ( )
A:80%发生在5岁以下 B:肿瘤多呈结节状,界清质软 C:常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D:肿瘤组织中出现较多向成熟方向分化的成分提示预后较好 E:为低度恶性肿瘤
患者女,42岁,因“进行性高血压1年”来诊。肾CT:右肾上腺占位。尿3-甲氧基-4-羟苦杏仁醛(VMT)升高。诊断为嗜铬细胞瘤,拟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处理措施有(提示肿瘤切除后,血压逐渐下降至70/30mmHg。)
A:静脉注射麻黄碱 B:静脉注射阿托品 C:泵注去甲肾上腺素 D:泵注异丙肾上腺素 E:快速输血,补液 F:静脉注射毛花苷丙 G:适当减浅麻醉
患者男性,24岁。右肾上腺肿瘤。查体一般情况好,心率110次/分、律齐,血压160/100mmHg,两肺听诊清晰,其他检查均正常,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
肿瘤切除后血压过低下列哪项处理是对的 ( )
A:多巴胺静滴 B:麻黄碱静滴 C:补充血容量 D:补充血容量+去甲肾上腺素静滴 E:去甲肾上腺素静滴
女,41岁,高血压病史5年,一直药物控制,近半年来加重,药物治疗不满意,并出现下肢周期性麻痹。B超右肾上腺有一个直径2cm肿瘤。
在血浆肾素,醛固酮活性检测情况应是 ( )
A: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均无变化 B:血浆肾素水平降低,醛固酮水平升高 C:血浆肾素水平降低,醛固酮水平也降低 D:血浆肾素水平升高,醛固酮水平也升高 E:血浆肾素水平升高,醛固酮水平降低
男性,48岁,原有乙型肝炎,2周前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就诊。体检:血压22/13kPa(165/98mmHg),肝脾未及,腹水(+)。化验:尿液检查蛋白(++++),红细胞10~15/HP,白细胞0~2/HP,24h尿蛋白4.0g,非选择性蛋白尿,补体及肾功能正常。未发现恶性肿瘤证据。
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肾区疼痛,肉眼血尿,浮肿加重,尿蛋白增多,应首选考虑的可能原因是
A:尿路结石 B:泌尿系结核 C:泌尿系恶性肿瘤 D:原有肾病加重恶化 E:肾静脉血栓形成
女性,38岁。1年前因左肾盂癌已行左侧肾,输尿管及部分膀胱壁切除。近2个月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排尿不畅及尿频,尿中找到脱落的肿瘤细胞。
根据患者情况,诊断首先应考虑
A:右肾盂癌 B:右肾癌 C:右输尿管癌 D:膀胱癌 E:膀胱结核
某男性患者,47岁,原有乙型肝炎,2周前出现肾病综合征表现就诊。体检:血压22/13kPa(165/98mmHg),肝脾未及,腹水(+)。化验:尿液检查蛋白(++++),红细胞10~15/HP,白细胞0~2/HP,24h尿蛋白4.0g,非选择性蛋白尿,补体及肾功能正常。未发现恶性肿瘤证据。
治疗过程中,患者突然发生肾区疼痛,肉眼血尿,浮肿加重,尿蛋白增多,应首选考虑的可能原因是
A:尿路结石 B:泌尿系结核 C:泌尿系恶性肿瘤 D:原有肾病加重恶化 E:肾静脉血栓形成
某女,39岁,1年前因左肾盂癌已行左侧肾、输尿管及部分膀胱壁切除。近2个月反复出现无痛性肉眼血尿,排尿不畅及尿频,尿中找到脱落的肿瘤细胞。
根据患者情况,诊断首先应考虑
A:右肾盂癌 B:右肾癌 C:右输尿管癌 D:膀胱癌 E:膀胱结核
某男性患者,44岁,右侧嗜铬细胞瘤,拟全麻下行右肾上腺切除术。术中游离肿瘤时,突然出现血压上升。
肿瘤切除后出现低血糖的原因是
A:补充葡萄糖量不足 B:胰岛素分泌增加 C:糖异生增加 D:麻醉过深 E:基础代谢率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