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5岁,初产妇已足月妊娠,现出现规律宫缩,拟分娩镇痛。
关于椎管内镇痛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椎管内镇痛操作复杂,并发症多,应尽量少用 B:椎管内镇痛采用低浓度麻醉药和阿片类药,对产程和胎儿的影响小,是首选的方法 C:第1产程蛛网膜下腔注射芬太尼5~10μg/ml可起到第1产程镇痛作用 D:硬膜外常使用低浓度(0.1%~0.125%)布比卡因与低剂量舒芬太尼(0.2~0.6μg/ml)合剂 E:硬膜外注射吗啡4mg,可能导致延迟性呼吸抑制
患者女,25岁,初产妇已足月妊娠,现出现规律宫缩,拟分娩镇痛。
分娩时所使用的药物不仅要考虑对母体的影响,也要考虑对子宫收缩和胎儿的影响,下述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的肌肉松弛剂都几乎不透过胎盘 B:所有的阿片类药物脂溶性均非常高,因而均易很快透过胎盘 C:丙泊芬和咪唑安定是全身麻醉时常用的镇静剂,不容易透过胎盘 D:曲马多容易透过胎盘,而且乳汁的分泌比例高,故不用于分娩镇痛和产妇术后镇痛 E:所有局部麻醉药在低浓度下行硬膜外腔阻滞时都可产生明显的感觉和运动阻滞的分离
关于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下列错误的是
A:分娩期腹压及能量的消耗增加 B: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增加 C:妊娠期孕妇总循环血量增加30%~45% D:第二产程时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减少 E: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向左,向上发生移位
某女性患者,21岁,主因G
P
,妊娠30周,活动后觉心悸、胸闷3日来院就诊。患者3日前上两层楼梯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无夜间睡眠后呼吸困难。查体:Bp110/60mmHg,HR100次/分,R:25次/分,SPO
97%,胸骨左侧第3-4肋闯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超声心动:右室增大,左心正常,室间隔缺损膜周回声中断12mm。
妊娠39周,自然临产,分娩时正确的处理为
A:第一产程,安慰鼓励产妇,消除紧张情绪,适当使用镇静剂 B:宫口开全后,鼓励孕妇用力屏气尽快结束分娩 C:宫口开全后,行会阴侧切、胎头吸引或产钳助娩以缩短第二产程 D:胎儿娩出后,在腹部放置沙袋加压 E:预防产后出血,静脉注射麦角新碱 F:产程开始后即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某女性患者,38岁,停经20周。于停经8周时患"急性乙型肝炎",经治疗已好转,现要求终止妊娠。G
P
,4年前阴道分娩。体检T36℃,P72次/分,BP150/90mmHg,心肺无异常。下腹隆起,肝脏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击痛。子宫底平脐,胎心140次/分。ALT25U/L,HBsAg(+),抗-HBe(+),B型超声提示中期妊娠,胎儿双顶径4.5cm,胎盘位于宫底部。
该患者分娩时及分娩后的正确处置包括
A:分娩发动后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避免产程延长 B:胎儿娩出前应开放静脉通道 C:胎儿娩出后应注意子宫收缩情况 D: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必要时清理宫腔 E:检查阴道及宫颈,如有损伤应及时缝合 F:产后避免使用缩宫素,以免损伤肝脏
关于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下列错误的是()。
A:妊娠期孕妇总循环血量增加约35%~45% B:分娩期腹压及能量的消耗增加 C:第二产程时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减少 D:胎盘娩出后,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增加 E: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向左、向上发生移位
关于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下列错误的是()
A:妊娠期孕妇总循环血量增加35%~45% B:分娩期腹压及能量的消耗增加 C:第二产程时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减少 D: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增加 E: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向左、向上发生移位
关于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妊娠期孕妇总循环血量可增加30%~45% B:分娩期是孕妇血流动力学变化最显著的阶段 C:第二产程时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减少 D: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增加 E: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向左、向上发生移位
关于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下列错误的是 ()
A:妊娠期孕妇总循环血量增加35%~45% B:分娩期腹压及能量的消耗增加 C:第二产程时子宫收缩,回心血量减少 D:胎盘循环停止,回心血量增加 E:妊娠晚期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脏向左、向上发生移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