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5岁,患严重的背部疼痛及不适,3月内体重下降3 kg。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蛋白110 g/L,清蛋白39 g/L,血清蛋白电泳见γ-球蛋白区带中间部分显著深染,其扫描峰高于清蛋白。

其血清蛋白电泳中所见的典型蛋白峰是

A:本-周蛋白 B:IgM C:M蛋白 D:免疫球蛋白轻链 E:免疫球蛋白重链 F:IgG

患者男,55岁,患严重的背部疼痛及不适,3月内体重下降3 kg。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蛋白110 g/L,清蛋白39 g/L,血清蛋白电泳见γ-球蛋白区带中间部分显著深染,其扫描峰高于清蛋白。

为进一步确定该典型蛋白峰,采用的方法是

A:免疫比浊法 B:免疫固定电泳 C:琼脂糖凝胶电泳 D: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E:紫外分光光度法 F:离子交换层析法

患者,女,46岁,因双腿进行性水肿而就诊。检查血压正常,双踝呈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阳性(+++),肌酐清除率正常,血清清蛋白25g/L

血清蛋白电泳的特征性图谱变化可能是

A:Alb升高 B:α球蛋白降低 C:α球蛋白升高 D:β球蛋白升高 E:γ球蛋白降低

患者,女,46岁,因双腿进行性水肿而就诊。检查血压正常,双踝呈凹陷性水肿。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阳性(+++),肌酐清除率正常,血清清蛋白25g/L

若该患者的尿IgG和尿TRF的清除率比值(尿蛋白选择性指数(SPI))测定为0.08,则表明

A:有肾小管性蛋白尿 B:为选择性蛋白尿 C:属于肾小球病变早期 D: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E:为溢出性蛋白尿

男,55岁,背部不适,疼痛严重,3个月内体重下降3kg。实验室检查血清总蛋白110g/L,清蛋白39g/L,血清蛋白电泳见γ球蛋白区带中间部分显著深染,其扫描峰高于清蛋白峰

血清蛋白电泳中所见的典型蛋白峰称为

A:本周蛋白 B:IgM C:M蛋白 D:免疫球蛋白轻链 E:免疫球蛋白重链

男性,16岁,2周来尿少,全身浮肿明显,尿蛋白定量Sg/d,血浆白蛋白18g/L,尿沉渣镜检有红细胞3~5/HP,有透明管型,偶见颗粒管型,血红蛋白正常,血肌酐正常,血尿素氮10mnol/L。

提问:大量蛋白尿的原因是

A:患者活动量大 B:静脉滴注白蛋白引起 C: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 D:肾小管回吸收蛋白质的能力降低 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F:蛋白质摄入量少

男性,16岁。2周来尿少,全身水肿明显,尿蛋白定量8g/d,血浆白蛋白18g/L,尿沉渣镜检有红细胞3~5/HP,有透明管型和偶见颗粒管型,血红蛋白正常,血肌酐正常,血尿素氮10mmol/L

大量蛋白尿的原因是

A:患者活动量大 B:静脉点滴白蛋白引起 C: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 D:肾小管回吸收蛋白质的能力降低 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某男,55岁。腰背部疼痛半年余,时有不规则发热,伴尿频、尿痛感就诊。化验:尿蛋白(+++),白细胞10~15/HP,尿本-周蛋白阳性。血清蛋白电泳在β和γ区带之间有一M蛋白0.395(39.5%)。拟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

血清蛋白电泳出现一峰高尖,底狭窄的单克隆蛋白,称为M蛋白,这主要是因为

A:此类蛋白为单克隆细胞所分泌 B:此蛋白主要见于骨髓瘤患者 C:此蛋白主要见于巨球蛋白血症 D:此蛋白主要见于意义未定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 E:此蛋白是单核一巨噬细胞所分泌

某男性患者,16岁,2周来尿少,全身水肿明显,尿蛋白定量8g/d,血浆白蛋白18g/L,尿沉渣镜检有红细胞3~5/HP,有透明管型和偶见颗粒管型,血红蛋白正常,血肌酐正常,血尿素氮10mmol/L

大量蛋白尿的原因是

A:患者活动量大 B:静脉点滴白蛋白引起 C:肝脏合成蛋白质的能力增强 D:肾小管回吸收蛋白质的能力降低 E: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

多发性骨髓瘤血清蛋白电泳γ峰呈现()

A:宽大蛋白峰 B:正常蛋白峰 C:高尖蛋白峰 D:较小蛋白峰 E:低矮蛋白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