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3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6.3℃,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慢粒的特征性改变有
A:Ph'染色体阳性 B: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C: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 D:CBFβ-MYH11融合基因阳性 E: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为主,其中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 F: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为主,其中原粒细胞明显增多 G:偶见Gaucher细胞 H:NAP强阳性 I:粒细胞胞浆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某男性患者,54岁,消瘦、乏力5个月。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自觉体重减轻,后出现低热,体温在37.2℃左右,自诉有盗汗。3天前行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明显高于正常,行骨穿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并无头晕头疼,无口腔或鼻出血,无腹痛腹胀腹泻症状,精神饮食睡眠可,体重下降约10kg。查体:T36.3℃,P84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神清,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周身皮肤及黏膜无出血点及瘀斑,胸骨无压痛,心肺未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大,平脐,质硬,无触痛,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无水肿。
慢粒的特征性改变有
A:Ph"染色体阳性 B:BCR-ABL融合基因阳性 C:AML1-ETO融合基因阳性 D:CBFβ-MYH11融合基因阳性 E: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为主,其中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 F: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为主,其中原粒细胞明显增多 G:偶见Gaucher细胞 H:NAP强阳性 I:粒细胞胞浆常有中毒颗粒和空泡
某男性患者,62岁。全身乏力、体重减轻3月余。体检:肝脏肋下2.5cm,脾肋下5cm,胸骨有压痛。外周血象检查:Hb96g/L,WBC66.5×10
/L,PLT320×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6%,中性杆状核细胞24%,中性分叶核细胞31%,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5%,淋巴细胞8%。
类白血病反应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要点是类白血病反应
A:有原发疾病 B: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明显 C:外周血中性粒细胞>100×10
/L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积分显著增高 E:骨髓细胞增生极度活跃 F:无Ph染色体 G: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黄曲霉毒素(AF)是一种剧毒物质,不仅具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AF的毒性主要表现为
A:肾毒性 B:肝毒性 C:神经毒性 D:生殖毒性 E:遗传毒性
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有()。
A:中毒性颗粒 B:空泡 C:核变性 D:棒状小体 E:核分叶>5叶
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有( )
A:中毒性颗粒 B:空泡 C:核变性 D:染色质小体 E:卡波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的血象改变是
A:单核细胞增加 B:淋巴细胞增加 C: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加 D:红细胞及血小板增加 E:中性粒细胞核右移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有的血象改变是
A:单核细胞增加 B:淋巴细胞增加 C:嗜酸、嗜碱粒细胞增加 D:红细胞及血小板增加 E:中性粒细胞核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