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2岁,因“排黑粪1个月”来诊。胃镜:十二指肠下段局部黏膜隆起,部分黏膜呈污絮色。手术标本大体检查:肿块呈结节状,位于肠壁,5.1 cmx4.9 cm。肠壁结构完整。组织学检查:肿瘤由梭形细胞组成,呈条索状或交错条索状排列,核分裂象6个/50HPF。间质血管丰富,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DOG1(++),CD34(+),SMA(-),S100P(++),Dzong(-),b-catenin(-)。
本例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符合胃肠道间质肿瘤的病理诊断,需鉴别诊断的疾病有
A:平滑肌肉瘤 B:纤维瘤病 C:神经纤维瘤病 D:炎性肌成纤维细胞肿瘤 E:纤维组织细胞瘤 F: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患者女,29岁,既往身体健康,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而就诊。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阳性。尿沉渣显微镜镜检示: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0~4个/HPF,肾小管上皮细胞(++)。
下一步可能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查是
A:内分泌检查 B:血常规检查 C:肾功能检查 D:尿细菌培养 E:免疫学检查 F:肾超声检查
患者女,29岁,既往身体健康,因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而就诊。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查结果:尿蛋白(++),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阳性。尿沉渣显微镜镜检示:白细胞(++),脓细胞(+++),红细胞0~4个/HPF,肾小管上皮细胞(++)。
尿干化学分析仪红细胞检查结果阳性,其可能原因是尿液中含有
A:氧化剂 B:亚硝酸盐 C:肌红蛋白 D:大量细菌 E:大量VitC F:还原剂
患者男,35岁,出现水肿,乏力,血压增高,尿量减少,肉眼血尿。尿干化学检查示:红细胞200/μl,蛋白质2.0 g/L,白细胞 100/μl。显微镜尿有形成分检查结果见图2和图3。

此患者尿红细胞形态最可能为
A:影红细胞为主 B:大红细胞为主 C:小红细胞为主 D:正常红细胞为主 E: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
患者男,35岁,出现水肿,乏力,血压增高,尿量减少,肉眼血尿。尿干化学检查示:红细胞200/μl,蛋白质2.0 g/L,白细胞 100/μl。显微镜尿有形成分检查结果见图2和图3。

此患者尿液最有意义的红细胞形态是
A:芽胞样突起 B:锯齿形外观 C:细胞球形化 D:细胞肿胀 E:细胞皱缩
患者女,39岁,因尿急,尿频,尿痛就诊。实验室检查结果:血WBC 12.6x10
/L,中性粒细胞0.89;尿干化学检查:WBC (+++),RBC (+),NIT (+),pH 6.0,其余检查项目(-)。尿沉渣检查结果见图4。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结果,为进一步确诊,应进行
A:肾功能检查 B:尿细菌培养 C:尿Addis计数 D:尿β2-微球蛋白测定 E:尿沉渣染色检查
女性,57岁。无痛性血尿4个月。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B超检查:右肾轻度积水,尿脱落细胞检查3次,未发现癌细胞。
检查发现右肾盂内似有充盈缺损,但不肯定。尿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下一步需补充的检查是
A:CT检查 B:膀胱镜插管收集右肾盂尿细胞学检查 C:输尿管镜插管右侧刷取活组织检查 D:右肾逆行造影 E:MRI检查
某女性患者,48岁,右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改良根治术后,6个周期CAF化学治疗后2年,T2N0M0,ER(-),PR(-),HER-2(+)。右侧胸壁有1结节,1.0 cm×1.0 cm×0.5 cm,细针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进一步检查未发现肿瘤复发或其他部位转移。
诊断为右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化学治疗后胸壁复发,治疗首选
A:化学治疗 B:放射治疗 C:内分泌治疗 D:靶向治疗 E:手术切除
某女,58岁,无痛性血尿4个月。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B超检查:右肾轻度积水,尿脱落细胞检查3次,未发现癌细胞。
检查发现右肾盂内似有充盈缺损,但不肯定。尿细胞学检查发现可疑癌细胞。下一步需补充的检查是
A:CT检查 B:膀胱镜插管收集右肾盂尿细胞学检查 C:输尿管镜插管右侧刷取活组织检查 D:右肾逆行造影 E: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