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因“不明原因发热,脾大”来诊。患者呈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为39 ℃,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13x10
/L,中性粒细胞0.80,遂行骨髓活检。
骨髓活检形态学如图所示,病变是
A:嗜酸性脓肿 B:肉芽肿 C:凝固性坏死 D:灶性纤维化 E:转移性腺癌
患者男,65岁,因乏力,咳嗽,流涕5 d就诊。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有少量陈旧性出血点,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2.77x10
/L,Hb 83 g/L,PLT 21x10
/L,血涂片镜检观察,未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见到巨大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检查。
有关骨髓活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提示 采用骨髓活组织检查,骨髓活检技术目前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
A:骨髓组织的取材部位常为髂骨 B:由于Bouin液穿透力强,固定迅速,引起组织细胞收缩较轻微,临床常选其作为固定液 C:骨髓活检一般在骨髓抽吸并且涂片制备后进行 D:石蜡包埋骨髓组织有利于观察细胞内结构 E:塑料包埋骨髓组织,做免疫组化,PCR等较为简便 F:骨髓造血组织增生程度相对稳定,与年龄无关 G:在HE染色切片中,红系细胞染色较深,粒系细胞染色较浅 H:网状细胞和造血细胞构成造血组织的支架
男性,19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年,牙龈出血伴皮肤出血点1个月入院。化验:Hb60g/L,WBC3.2x10
/L,血小板30x10
/L,骨髓涂片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例进行骨髓活检,典型病理改变是
A: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B:可见一些散在的昂灶性增生正常甚至活跃的造血组织 C:骨髓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所代替 D:骨髓基质水肿 E:骨髓纤维组织增生
某男,19岁。头昏、乏力、面色苍白1年,牙龈出血伴皮肤出血点1个月入院。化验:Hb60g/L,WBC3.2×10
/L,血小板30×10
/L,骨髓涂片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例进行骨髓活检,典型病理改变是
A: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 B:可见一些散在的昂灶性增生正常甚至活跃的造血组织 C:骨髓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所代替 D:骨髓基质水肿 E:骨髓纤维组织增生
骨髓活检反映
A:骨髓造血组织的增生程度 B:骨髓造血组织的形态变化 C:骨髓造血组织的数量 D: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 E:骨髓造血组织的细胞成分
骨髓活检反映()
A:骨髓造血组织的增生程度 B:骨髓造血组织的形态变化 C:骨髓造血组织的数量 D:骨髓造血组织的结构 E:骨髓造血组织的细胞成分
不属于骨髓活检适应证的是 ()
A:低增生性白血病 B:全血细胞减少,反复骨穿为“骨髓稀释” C:怀疑骨髓转移癌 D:怀疑巨幼细胞贫血 E:怀疑骨髓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