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定量PCR检测因为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易于标准化,产物闭管检测减少污染,定量报告检测结果等诸多优点,现在临床检验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与常规PCR相比在很多方面都有其特点。
荧光定量PCR方法中最容易出现假阳性的是
A:双链DNA染料结合法 B:水解探针法 C:分子信标法 D:杂交探针法 E:荧光标记引物法
患者男,58岁。因低热,面部,眼睑水肿,乏力,食欲减退来院就诊。曾查尿蛋白(++),门诊医生疑拟“肾炎”而申请尿液检查。详细阅读题干,可提示本系列题是关于尿液检查有关问题,应试者马上把思路转向尿液检验的内容。提示:尿液检验结果是否准确,首先取决于正确地留取标本,不同的检验目的有不同的留取方法。
下列关于尿蛋白定性试验的方法学评价正确的有:
A:试带法只有在测定尿白蛋白时结果准确 B:试带法测定尿蛋白时对白蛋白和球蛋白同样敏感 C:磺柳酸法可使尿液白蛋白,球蛋白,糖蛋白和本周氏蛋白均成阳性 D:磺柳酸法灵敏度高,可产生一些假阴性结果 E:加热醋酸法的结果可靠,常用于前二者的复查 F:加热醋酸法的灵敏度较低
患者男,15岁,右膝肿胀,疼痛1个月,夜间痛明显。查体:右膝肿胀,浅表静脉曲张,局部可触及包块,压痛阳性。血沉40 mm/h。
如果患者手术治疗需选择假体,最好选用
A:人工铰链型假体 B:高限制型假体 C:部分限制型假体 D:活动垫片假体 E:高屈曲型假体
采用某种新的诊断试验方法应用于500例活检证实患有胃癌的病例和500例性别,年龄相同的未患胃癌者。结果胃癌病例中有100人出现阳性结果,未患胃癌的500人中则有50人出现阳性结果。
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10% B:20% C:50% D:67% E:90%
某男性患者,18岁。因外伤急诊手术,术中输血300ml,术后一周康复出院。5个月后复查,发现抗-HCV抗体阳性。血站查其供血者王某,当时的检验结果全部正常。
以下属于抗-HCV假阳性的反应格局是
A:HCV的血清试验阳性、核酸检测阳性、HCV的确认试验阴性 B:HCV的血清试验阳性、核酸检测阴性、HCV的确认试验阴性 C:HCV的血清试验阳性、核酸检测阳性、HCV的确认试验阳性 D:HCV的血清试验阳性、核酸检测阴性、HCV的确认试验阳性 E:HCV的血清试验阳性、核酸检测阳性、HCV的确认试验不确定
假阳性率的计算公式是()
A: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 B: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C: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D: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 E: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尿细菌定量培养可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中段尿收集不规范,标本被污染,可出现假阳性 B:检验技术错误时可出现假阳性 C:感染灶间歇性排菌,也不会出现假阴性 D:近7天内使用过抗生素,会出现假阴性 E:收集中段尿时,消毒药混入尿标本内,可出现假阴性
在进行HIV抗体筛选时下列哪种EIA方法的特异性高而假阳性反应较低:()
A:抗球蛋白型EIA方法 B:竞争型EIA方法 C:夹心型EIA方法 D:普通型EIA方法
假阳性率的计算公式为 |灵敏度的计算公式为 |特异性的计算公式为 |阳性结果预测值的计算公式为
A: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 B: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C: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 D: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 E: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