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5岁,1个月前出现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剧痛,便后鲜血滴出,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应考虑该病人出现了
A:直肠息肉脱出 B:内痔脱出嵌顿 C:血栓性外痔 D:内痔并发感染 E:肛裂
男,35岁,1个月前出现排便时及便后肛门剧痛,便后鲜血滴出,疼痛可持续数小时。
关于该病人的处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口服缓泻剂或液状石蜡以保持大便通畅 B:行直肠指诊以协助诊断 C:便后用1:5000高锰酸钾温水坐浴 D:可行扩肛疗法 E: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可改为手术治疗
女,30岁。反复上腹痛3年,常于秋冬换季时发病,饥饿时出现,餐后可缓解。
该患者1小时前进餐后上腹部剧烈疼痛,难以忍受。查体板状腹,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贲门粘膜撕裂 B:胃出血 C:幽门梗阻 D:消化道穿孔 E:急性胰腺炎
某男性患者,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向左臂放射急诊入院。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发作时伴大汗,轻度恶心,持续20分钟左右。通常由劳累诱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自上月以来,发作较为频繁,有时出现在休息时,最近48小时在休息或轻微体力活动时有几次胸痛发作。体检:BP110/60mmHg 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的不同点有哪些? 提示:心电图示发作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 V1~3 ST段抬高,T波倒置;发作后:V1~3 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已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A:胸痛的部位 B:胸痛的性质 C:发作时出汗,面色苍白 D:休息状态下即可发作 E: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 F: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G: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 H:治疗时应用抗凝药
某男性患者,31岁,近10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脓痰,咳痰以晨起或夜间卧床转动体位时明显,病情严重时可伴发热,应用消炎治疗可控制症状。
经消炎治疗,患者症状曾逐渐改善,5天后患者咳痰突然减少,并出现高热,可能
A:需加用抗真菌药物 B:需加用抗厌氧菌药物 C:痰栓阻塞支气管,需排痰治疗 D:手术治疗 E:加用抗结核药物
某男性患者,32岁,发作性头痛、心悸伴大汗3次来诊。发病时体检:血压190/130mmHg,心率140次/分,面色苍白,数分钟可缓解,继而出现面色潮红
在初诊时,下列实验室检查最为重要的是
A:血糖测定 B:甲状腺功能测定 C:24小时游离皮质醇测定 D:24小时尿肌酐测定 E:24小时尿VMA测定
某男性患者,31岁,近10年来反复出现咳嗽、咳脓痰,咳痰以晨起或夜间卧床转动体位时明显,病情严重时可伴发热,应用消炎治疗可控制症状。
经消炎治疗,患者症状曾逐渐改善,5天后患者咳痰突然减少,并出现高热,可能为
A:需加用抗真菌药物 B:需加用抗厌氧菌药物 C:痰栓阻塞支气管,需排痰治疗 D:手术治疗 E:加用抗结核药物
某女性患者,33岁,月经来潮时出现左侧头面部疼痛,程度较剧烈,可持续6小时左右,头痛发作前可伴有点状幻觉,头痛结束后幻觉消失。
该患者考虑诊断为有先兆偏头痛,其症状中有诊断意义的包括
A:月经来潮时出现头痛 B:疼痛部位为单侧,左侧 C:疼痛程度较剧烈,可持续6小时左右 D:头痛发作前伴有点状幻觉 E:头痛结束后幻觉亦消失
某女性患者,33岁,月经来潮时出现左侧头面部疼痛,程度较剧烈,可持续6小时左右,头痛发作前可伴有点状幻觉,头痛结束后幻觉消失。
偏头痛的预防性治疗可以降低头痛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改善生活质量,预防性治疗的指征包括
A:1个月内2次以上发作造成劳动力丧失持续3天以上 B:有药物禁忌证或对发作期药物治疗无效 C:每次发作均可持续4~72小时 D:一周需应用终止发作药物2次以上 E:偏瘫性偏头痛或少见的能产生广泛性神经系统紊乱或有永久性神经系统损伤危险的头痛发作
某男性患者,59岁,因非劳力性心前区钝痛,向左臂放射急诊入院。患者近2年中类似症状间断发作,发作时伴大汗,轻度恶心,持续20分钟左右。通常由劳累诱发,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自上月以来,发作较为频繁,有时出现在休息时,最近48小时在休息或轻微体力活动时有几次胸痛发作。体检:BP110/60mmHg,HR80次/分,律齐,余未见异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表现的不同点有哪些? 提示:心电图示发作时:偶发室性期前收缩,VST段抬高,T波倒置;发作后:VST-T恢复正常,室早消失。已确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A:胸痛的部位 B:胸痛的性质 C:发作时出汗,面色苍白 D:休息状态下即可发作 E: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 F: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 G:发作时可表现为牙痛上腹痛等 H:治疗时应用抗凝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