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9岁,因“腰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3椎体破坏,余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溶骨性病变;术中冷冻组织活检,镜下几乎未见正常骨质,可见大量片状增生的小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组织边缘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形态略不规则,未见明确坏死灶。
冷冻切片时需要考虑的病变有
A:椎骨结核 B:椎体的慢性骨髓炎 C:骨纤维结构不良 D:骨嗜酸性肉芽肿 E:骨霍奇金淋巴瘤 F:骨非霍奇金淋巴瘤 G:骨转移癌 H:骨Ewing肉瘤/PNET I:骨母细胞瘤
患者男,49岁,因“腰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3椎体破坏,余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溶骨性病变;术中冷冻组织活检,镜下几乎未见正常骨质,可见大量片状增生的小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组织边缘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形态略不规则,未见明确坏死灶。
病理诊断考虑为(提示 经多处取材和石蜡包埋组织,镜下小淋巴细胞增生,见片状及散在分布的异型细胞团,局部细胞排列成小巢状,巢间有纤细的纤维间隔,细胞体积大,但因组织收缩,细胞周围有空隙,部分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不规则,核膜尚清。)

A:骨非霍奇金淋巴瘤 B:骨霍奇金淋巴瘤 C:椎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 D:骨嗜酸性肉芽肿 E:骨转移癌 F:骨Ewing肉瘤/PNET G:骨结核
患者男,49岁,因“腰痛2个月”入院。查体:L1~L3椎体破坏,余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溶骨性病变;术中冷冻组织活检,镜下几乎未见正常骨质,可见大量片状增生的小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不明显,组织边缘可见少量体积较大细胞,胞质淡染,核增大,形态略不规则,未见明确坏死灶。
该病例的病理诊断为(提示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片状及散在分布的异型细胞CD20(+),CD79a(+),BCL-2(+), CD10(+),BCL-6(+);Ki-67约80%(+);CD30(-),CD15(-),CK(-),NSE(-),CgA(-),Syn(-),CD56(-),CD1a(-),S-100(-)。)
A:椎骨非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性 B:骨霍奇金淋巴瘤 C:骨嗜酸性肉芽肿 D:骨转移癌 E:骨Ewing肉瘤/PNET F:骨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
关于单个核细胞说法错误的是
A:单个核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B:单个核细胞的体积、形态、比重与其他细胞不同 C:可利用单个核细胞的体积不同,按照密度梯度离心来分离 D:在进行密度梯度分离时,单个核细胞的比重比溶液的比重大 E:多核粒细胞比重比单个核细胞比重大
某女性患者,59岁,因胸闷、憋喘1个月入院。查体:慢性病容,双下肺叩诊呈浊音,双下肺呼吸音减弱。X线:双侧胸腔积液。胸水常规:血性积液,蛋白定性(++),比重1.020,红细胞计数112×10
/L,有核细胞计数为682×10
/L。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有异常细胞,胞体较大,圆形或卵圆形,散在或呈桑葚状排列,胞质丰富,有些细胞胞质内出现黏液空泡,核深染,染色质呈粗颗粒状或块状。
假如痰细胞学示:癌细胞体积小,为不规则圆形或卵圆形,胞质少,呈裸核样,弱嗜碱性染色,细胞核小,比正常淋巴细胞大0.5~1.0倍,核畸形明显,染色深呈墨水滴样,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分化差的鳞癌 B:分化差的腺癌 C:恶性淋巴瘤 D:腺鳞癌 E:小细胞未分化癌
女性,26岁。腹胀、腹痛伴低热、盗汗3个月。查体发现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化验血HBsAg(+)。腹水常规:比重1.023,蛋白定量38g/L,白细胞数610×106/L,其中单个核细胞为80%.
下列检查结果支持上述诊断的是
A:腹水腺苷脱氨酶(ADA)79.5U/L B:血清一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12g/L C:腹水病理检查见到癌细胞 D:腹水培养见到来自肠道的革兰阴性菌
用Ficoll分层液分离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是利用细胞的()
A:形态差别 B:体积大小 C:比重大小 D:以上都是 E:A+B
单个核细胞( )
A:2~20fl B:36~360fl C:35~160fl D:90~160fl E:160fl F: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作白细胞分类,细胞群相对应的细胞体积大小范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