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4例肥达反应的结果,请给出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肥达反应结果,病例2可能是

A:回忆反应 B:沙门菌感染早期 C:沙门菌感染晚期 D:伤寒 E:甲型副伤寒 F:乙型副伤寒

以下是4例肥达反应的结果,请给出分析结果。

根据上述肥达反应结果,病例3可能是

A:回忆反应 B:沙门菌感染早期 C:沙门菌感染晚期 D:伤寒 E:甲型副伤寒 F:乙型副伤寒

以下特殊杂质的检查方法是

吸光度

A:高效液相色谱法 B:在280nm处测定吸光度不得大于0.10;在264nm处有最大吸收,吸光度为0.80~0.88 C:酸性染料比色法 D:在240nm处测定吸光度不得大于0.10;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 E:分子排阻色谱法青霉素钠中

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该化合物的蓄积系数K值为

A:<1 B:1- C:3- D:5- E:7-

对某化合物进行毒性评价时,检出该化合物的LD为160mg/kg体重,用定期递增剂量法获为500mg/kg体重,其慢性毒性试验结果见下表:

该化合物的蓄积作用分级为

A:明显蓄积 B:轻度蓄积 C:高度蓄积 D:中等蓄积 E:无蓄积

某男性患者,51岁,因“咳黄痰、喘息伴低热5d”来诊。慢性咳喘10余年,冬春季发作。吸烟史22年,15~20支/d。查体:T37.9℃,P89次/min,BP120/85mmHg;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血常规:WBC9.5×10/L,嗜酸粒细胞0.69×10/L。胸部X线片:双上肺透光度增强,双下肺纹理重。

应尽快给予的治疗措施包括(提示肺功能:FEV1占预计值的57%,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可达预计值的78%;血气分析(未吸氧):pH7.42,PaCO30mmHg,PaO80mmHg;痰细菌培养结果尚未回报。)

A:静脉滴注抗生素物 B:口服或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药 C:静脉滴注糖皮质激素 D:鼻导管吸氧 E:口服去痰药物 F:气管切开

某男性患者,51岁,因“咳黄痰、喘息伴低热5d”来诊。慢性咳喘10余年,冬春季发作。吸烟史22年,15~20支/d。查体:T37.9℃,P89次/min,BP120/85mmHg;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血常规:WBC9.5×10/L,嗜酸粒细胞0.69×10/L。胸部X线片:双上肺透光度增强,双下肺纹理重。

考虑疾病进展情况不可能是(提示患者接受以上治疗后,口唇发绀,表情淡漠,说话不能成句,端坐呼吸,双肺哮鸣音明显减弱。)

A:病情缓解,治疗降级 B:自发性气胸 C:患者情绪变化,无须特殊处理 D:出现急性左心衰竭 E:哮喘加重,呼吸衰竭 F:颅内出血

某男性患者,51岁,因“咳黄痰、喘息伴低热5d”来诊。慢性咳喘10余年,冬春季发作。吸烟史22年,15~20支/d。查体:T37.9℃,P89次/min,BP120/85mmHg;双肺呼吸音粗糙,可闻及散在干、湿性啰音。血常规:WBC9.5×10/L,嗜酸粒细胞0.69×10/L。胸部X线片:双上肺透光度增强,双下肺纹理重。

出院后的长期治疗方案应选择(提示血气分析:pH7.32,PaCO50mmHg,PaO55mmHg,SO87%。给予面罩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3d后症状逐渐缓解,脱机后继续给予静脉输液,吸入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药联合治疗,病情缓解后出院。出院时复查肺功能:FEV占预计值的80%,FEV/FVC为86%。)

A:按需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药 B:长期规律吸入长效支气管扩张药 C:长期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支气管扩张药 D:规律门诊随访,进行自我病情监测 E:无症状时停药,病情发作后到医院就诊 F:定期服用广谱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

分光光度法中,与有色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有关的是()

A:吸收皿的厚度; B:有色化合物的浓度; C:入射光的波长; D:有色化合物的性质; E:仪器入射光的强度

关于Jaffe反应的描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测定肌酐的一种传统方法 B:该反应形成橙色化合物,吸光度485nm C:Jaffe反应是因不使用碱性苦味酸而命名 D:阴性干扰为血脂、血红蛋白及胆红素 E:血清中某些色原如葡萄糖、果糖、维生素C等可造成阳性干扰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