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9岁。因“间断发热伴咽痛1周”入院。体检:左,右侧颈部均可触及4 cmx4 cm大小淋巴结,略有压痛,可移动,其余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红,双侧扁桃体I2度肿大,可见较多白色分泌物附着。肝肋下未及,脾肋下2 cm。血细胞分析:白细胞16.0x10/L,中性粒细胞0.18,淋巴细胞0.65,单核细胞0.17,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165x10/L。

该患者若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包括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 C:百日咳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淋巴瘤 F:白喉 G: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男,19岁,发热,牙龈出血10天,实验室检查:Hb75g/L,WBC2.0x10/L,细胞分类示: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5%,单核细胞5%,PLT23x10/L,骨髓检查显示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占35%,早幼粒细胞占16%。

骨髓,血象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40%,原始细胞化学染色结果:POX(+),NAP积分5分,NBE(-)。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某男性患者,3岁,1周前发热、轻咳无痰,背部出现一过性皮疹。昨日颈部触及一包块。查体:咽部充血,扁桃体二度肿大,颈淋巴结肿大,肝肋下3cm。初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诊断意义的指标是

A:中性粒细胞中出现中毒颗粒 B:单核细胞明显升高 C:WBC总数降低 D:异常淋巴细胞>10% E:中性粒细胞中出现棒状小体

原始单核细胞

A:胞体圆,边缘有瘤状突起,胞浆油墨蓝无颗粒 B:胞体圆,胞核圆形紫色偏于一侧,胞浆呈透明天蓝色 C:胞体较大不规则,胞核折叠,胞浆灰蓝色 D:胞体圆形,胞核类圆,胞浆很少淡蓝色,近核处有透明区 E:胞体较大,胞浆量较多,有核周淡染区,深蓝色,有空泡

原始单核细胞()。

A:胞体圆,边缘有瘤状突起,胞浆油墨蓝无颗粒 B:胞体圆,胞核圆形紫色偏于一侧,胞浆呈透明天蓝色 C:胞体较大不规则,胞核折叠,胞浆灰蓝色 D:胞体圆形,胞核类圆,胞浆很少淡蓝色,近核处有透明区 E:胞体较大,胞浆量较多,有核周淡染区,深蓝色,有空泡

分化好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分化差的原始单核细胞呈阴性反应,幼稚及成熟单核细胞呈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能被氟化钠抑制。此染色常用于鉴别恶性组织细胞病与()

A: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浆细胞白血病 E:红白血病

原始单核细胞()

A:胞体圆,边缘有瘤状突起,胞浆油墨蓝无颗粒 B:胞体圆,胞核圆形紫色偏于一侧,胞浆呈透明天蓝色 C:胞体较大不规则,胞核折叠,胞浆灰蓝色 D:胞体圆形,胞核类圆,胞浆很少淡蓝色,近核处有透明区 E:胞体较大,胞浆量较多,有核周淡染区,深蓝色,有空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