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 2.30x10
/L,Hb 70g/L,WBC 3.5x10
/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 46x10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
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 )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发现幼稚红细胞时,应列入分类总数中并报告百分率 B:快速染色法无法确定的细胞,应用瑞-吉染色复查 C:总数超过20x10
/L时,一般应计数200个白细胞 D:要避免重复计数 E:总数低于3x10
/L时可用2张血片分类50~100个白细胞
男,60岁,乏力伴右上腹胀半年。体检:脾肋下4cm;检验结果:血红蛋白98g/L,血小板327x10
/L,白细胞36x10
/L,白细胞分类:中性成熟粒细胞45%,嗜碱性粒细胞2%,幼粒细胞9%,淋巴细胞33%,单核细胞l%,幼红细胞10%,粒细胞形态正常,NAP积分180分
首先考虑下列哪一种疾病
A:溶血性贫血 B:类白血病反应 C:骨髓纤维化 D: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E:CML
某男性患者,24岁,鼻衄6天,发热、咳嗽、胸痛3天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10
/L /L,白细胞:8×10
/L 分类计数发现原始和早幼粒细胞。
根据以上基本情况分析病情可能为何症?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溶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贫血 E:急性白血病 F:慢性白血病
某男性患者,24岁,鼻衄6天,发热、咳嗽、胸痛3天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10
/L /L,白细胞:8×10
/L 分类计数发现原始和早幼粒细胞。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的化疗诱导缓解阶段的治疗目的? 提示: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涂片可见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超过 30%
A: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 B:大量杀灭白细胞 C:升高血红蛋白 D:恢复机体正常造血 E:使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F: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恢复正常
某男性患者,24岁,鼻衄6天,发热、咳嗽、胸痛3天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10
/L /L,白细胞:8×10
/L 分类计数发现原始和早幼粒细胞。
支持治疗含有哪些内容? 提示:该病人的治疗方案中含有支持治疗
A:防治感染 B:纠正贫血 C:控制出血 D:预防尿酸性肾病 E:消灭体内残存的白细胞 F:消灭体内残存的白血病细胞 G:进行骨髓移植
某男性患者,25岁,鼻衄6天,发热、咳嗽、胸痛3天来院就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50g/L,红细胞:1.6×10
/L,白细胞:8×10
/L分类计数发现原始和早幼粒细胞。
什么是急性白血病的化疗诱导缓解阶段的治疗目的? 提示: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涂片可见原始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超过30%。
A:大量杀灭白血病细胞 B:大量杀灭白细胞 C:升高血红蛋白 D:恢复机体正常造血 E:使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消失 F:血象和骨髓象基本恢复正常
关于显微镜法白细胞分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涂片制备厚薄适中,头体尾分明 B:分类时要有秩序地连续进行 C:低倍镜下选择分类区域,高倍镜下分类 D:幼红细胞不列入白细胞分类百分率中,而应用比例方法报告 E:染色不良会导致错误结果
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白细胞总数超过20.0×109/L时,一般应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 B:当血涂片上发现幼稚红细胞时,应列入白细胞分类总数中并报告百分率 C:快速染色法无法确定的细胞,应用瑞-吉染色复查 D:要避免重复计数,玻片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曲线移动 E:经染色后在油镜下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