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50岁,郊区农民。7月21日入院,主诉:发热伴头痛6天,神志不清,烦躁不安3天。病来大便1~2次/日,便中可见黏液,未见脓血。查体: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颈强(+),克氏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稍亢进。血常规:WBC 14x10/L,N 80%,L 15%,异型淋巴细胞5%。CSF:细胞数220x10/L,N 38%,L 62%,糖3.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定量0.5g/L。涂片检菌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体凝溶试验1:100。

该患者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A:钩体病(脑膜脑炎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脑型疟疾 E:中毒性菌痢

患者在患病后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兴 趣狭窄、依赖性增强,并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 功能,这种心理反应应属于( )

A:行为退化 B:焦虑增强 C:感情淡漠 D:情绪低落 E:猜疑加重

患者在患病后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增强、依赖性狭窄,并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功能,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猜疑加重 B:行为退化 C:感情淡漠 D:焦虑增强 E:情绪低落

个体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持续劳动能力、负重能力、运动速度、感觉敏锐度等,它与劳动负荷一起决定机体在劳动过程中的反应及其程度,例如心率的变化

机体在劳动过程中的这种反应劳动生理学上称为

A:反应 B:效应 C:应激 D:应急 E:应答

某男性患者,51岁,郊区农民。7月21日入院,主诉:发热伴头痛6天,神志不清、烦躁不安3天。病来大便1~2次/日,便中可见黏液,未见脓血。查体:神志不清,压眶有反应,颈强(+),克氏征(+),浅反射消失,深反射稍亢进。血常规:WBC 14×10/L,N 80%,L 15%,异型淋巴细胞5%。CSF:细胞数220×10/L,N 38%,L 62%,糖3.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定量0.5g/L。涂片检菌阴性,乙脑补体结合试验阴性,钩体凝溶试验1:100。

该患者可能性最大的诊断是

A:钩体病(脑膜脑炎型) 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脑型疟疾 E:中毒性菌痢

慢性毒性是指机体长期甚至终生反复接触外源化学物所产生的毒性效应。实验周期长,人力、物力、财力耗费大,影响因素多,通常为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最后阶段。

对于慢性毒性试验的目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慢性毒性剂量-反应关系;确定受试物的LOAEL和NOAEL B:为制定人类接触的安全限量标准以及危险度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 C:阐明慢性毒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靶器官,观察慢性毒性作用的可逆性 D:A和B对 E:A、B、C都对

有关创伤后机体反应,正确的是( )

A: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B:主要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 C:免疫和凝血等系统亦参与反应 D:对机体有防御性和保护性作用 E:机体反应越强,对机体越有利

患者在患病后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兴趣狭窄、依赖性增强,并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功能,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猜疑加重 B:行为退化 C:感情淡漠 D:焦虑增强 E:情绪低落

患者在患病后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减少、依赖性增强,并过分关注自己的机体功能,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猜疑加重 B:行为退化 C:感情淡漠 D:焦虑增强 E:情绪低落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