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15岁。发热,头痛,呕吐伴皮肤瘀点,瘀斑1周入院。体检:颈有阻力,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cm,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拟诊合并脑膜白血病。

脑脊液检查哪项最有助于确诊为脑膜白血病

A:脑脊液压力升高 B: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升高 C:脑脊液中糖降低 D:脑脊液中白细胞>10x10/L(>10/mm),涂片中找到白血病细胞 E:脑脊液中B微球蛋白升高

男性,15岁。发热,头痛,呕吐伴皮肤淤点,淤斑1周入院。体检:颈有阻力,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cm,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拟诊合并脑膜白血病。

脑脊液检查哪项最有助于确诊为脑膜白血病?

A:脑脊液压力升高 B: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升高 C:脑脊液中糖降低 D:脑脊液中白细胞>10x10^6/L(>10/mm),涂片中找到白血病细胞 E:脑脊液中β2微球蛋白升高

男性,20岁,发热二周,体温38~39℃,检查皮肤散在紫癜,颈部及腋下可触及0.5cmx1.5cm大小淋巴结5~6个,脾肋下3cm,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x109/L,血小板25x109/L。

此病人在发烧,头痛,呕吐第二日作脑脊液检查,最可能的发现为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B:细菌培养阳性 C:脑脊液发现结核杆菌 D: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E:脑脊液白血病细胞增多

某男,15岁。发热、头痛、呕吐伴皮肤瘀点、瘀斑1周入院。体检:颈有阻力,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cm,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拟诊合并脑膜白血病。

脑脊液检查哪项最有助于确诊为脑膜白血病

A:脑脊液压力升高 B: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升高 C:脑脊液中糖降低 D:脑脊液中自细胞>10×.10/L(>10/mm),涂片中找到白血病细胞 E:脑脊液中B微球蛋白升高

某女性患者,46岁,下睑袋形成影响美观10余年,观察见双下睑"袋状"突起存在,皮肤松弛纹理明显

患者选择皮肤径路法去除部分松弛下睑皮肤,术后6天拆线见下睑外翻,部分睑结膜外露,下列做法哪些可取

A:选择皮肤径路法去皮时应充分估计站立位与卧位区别,避免多去皮 B:抓紧行下睑外翻矫正植皮手术 C:嘱患者注意保护外露结膜,不要急于手术处理 D:适当加强下睑皮肤按摩,轻度外翻可以慢慢恢复 E:在确定去皮量时一定要在坐位或站位情况下仔细衡量,保守操作

某男性患者,46岁,鼻部撞伤后,有血性液体自鼻孔流出,手帕或纸上的痕迹中心呈粉红色而周边色淡、清澈,色淡,流出的液体干燥后不呈痂状者,考虑为脑脊液鼻漏。

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正确的是

A:单纯脑脊液鼻漏,经保守治疗无效者,为禁忌证 B:脑脊液鼻漏伴有反复发作的化脓性脑膜炎者,为适应证 C: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者,为禁忌证 D:脑脊液鼻漏伴有颅内出血者,为适应证 E:手术时多应不形成新鲜创面

某男性患者,15岁,发热、头痛、呕吐伴皮肤淤点、淤斑1周入院。体检:颈有阻力,多组浅表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肝肋下2cm,脾肋下3cm,骨髓检查确诊为急性白血病,并拟诊合并脑膜白血病。

脑脊液检查哪项最有助于确诊为脑膜白血病?

A:脑脊液压力升高 B:脑脊液中蛋白含量升高 C:脑脊液中糖降低 D:脑脊液中白细胞>10×10/L(>10/mm),涂片中找到白血病细胞 E:脑脊液中β微球蛋白升高

某女性患者,46岁,下睑袋形成影响美观10余年,观察见双下睑"袋状"突起存在,皮肤松弛纹理明显

患者选择皮肤径路法去除部分松弛下睑皮肤,术后6天拆线见下睑外翻,部分睑结膜外露,以下做法哪些可取

A:选择皮肤径路法去皮时应充分估计站立位与卧位区别,避免多去皮 B:抓紧行下睑外翻矫正植皮手术 C:嘱患者注意保护外露结膜,不要急于手术处理 D:适当加强下睑皮肤按摩,轻度外翻可以慢慢恢复 E:在确定去皮量时一定要在坐位或站位情况下仔细衡量,保守操作

某男,21岁。发热2周,体温38~39℃,查体:皮肤散在紫癜,颈部淋巴结及腋下可触及肿大,脾肋下3厘米;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85g/L,白细胞10×10/L,血小板25×10/L。

此病人在发热、头痛、呕吐第2日做脑脊液检查,最可能发现为

A:脑脊液中性粒细胞增高 B:细菌培养阳性 C:脑脊液中发现结核杆菌 D:脑脊液蛋白量显著增高、糖定量减低 E:脑脊液中白血病细胞增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