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10.2 t氯气波及7.53 k㎡,事故共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 事故调查确认: (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某药物化工厂(以下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药化厂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灌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气瓶在充装前必须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 )等情况时,禁止充装。
A:瓶内混有可能与所装气体产生化学反应的物质 B:气瓶外皮有污垢 C:易燃液化气体中的氧含量达到或者超过规定值 D:气瓶存在严重缺陷
患者女,20岁。反复大量呕吐胃肠液3 d,尿少,恶心,乏力,四肢厥冷。体格检查:脉搏120次/min,血压90/60 mmHg,唇干燥,眼球下陷,皮肤弹性差,尿相对密度1.013,血清Na
135 mmol/L,体重50 kg。
可补充的液体是
A:平衡盐溶液 B:林格液 C:5%葡萄糖盐水 D:5%~10%葡萄糖溶液 E:10%葡萄糖溶液和0.9%氯化钠溶液各占1/2 F:饮用温开水 G:依靠自身调节,可不予处理 H:血流动力学监测后决定补液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术前快速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充血容量达20%~25%),但不采集血液;丢失水分用等量的晶体液补充,术中的出血用等量的胶体液补充,手术过程中使血容量始终维持在相对高容的状态,此类自身输血方式属于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患者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数量的晶体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且维持其正常稳定,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术前快速输注一定量的晶体液和胶体液(扩充血容量达20%~25%),但不采集血液;丢失水分用等量的晶体液补充,术中的出血用等量的胶体液补充,手术过程中使血容量始终维持在相对高容的状态,此类自身输血方式属于
A:储存式 B:急性等容性稀释式 C:急性非等容性稀释式 D:急性高容性稀释式 E:术中回收式
关于体液的说法不当的是
A:细胞内液大部分存在于血液中 B:机体主要通过肾来调节体液的平衡,肾的调节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反应的影响 C:正常人的体液的缓冲系统、肺的呼吸和肾的调节作用使血液pH保持在7.35~7.45 D:细胞外液又分为血浆和组织间液 E:水电解质失调主要包括容量失调、浓度失调和成分失调
小儿术中补液,叙述不当的是()。
A:输液包括正常维持需要量和术前禁饮量 B:术前禁饮量应在手术头1h补完 C:术中适当补充葡萄糖以维持正常血糖 D:高热时输液量适当增加 E:手术创伤丢失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
小儿术中输液、叙述不当的是()
A:输液包括日需要量和术前禁饮量 B:术前禁饮量宜在手术头一个小时补完 C:术中适当补充葡萄糖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D:高热时输液量适当增加 E:手术创伤丢失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
小儿术中补液,叙述不当的是()
A:输液包括正常维持需要量和术前禁饮量 B:术前禁饮量应在手术头1h补完 C:术中适当补充葡萄糖以维持正常血糖 D:高热时输液量适当增加 E:手术创伤丢失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