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因“腮腺肿大3年,近6个月生长迅速”来诊。切除肿物,直径约5cm,有包膜。组织学检查:部分区域主要由黏液软骨样间质和多种结构的上皮细胞巢;部分区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核分裂及坏死。未见包膜穿透。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准确定义是()。
A:良性多形性腺瘤和癌出现于同一肿瘤中 B: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其他部位发现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转移 C: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原发部位出现癌 D: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其他部位发生多形性腺瘤转移 E:一种肿瘤,部分为鳞癌,部分为多形性腺瘤 F:癌必须是浸润性低分化腺癌
患者女,50岁,因“腮腺肿大3年,近6个月生长迅速”来诊。切除肿物,直径约5 cm,有包膜。组织学检查:部分区域主要由黏液软骨样间质和多种结构的上皮细胞巢;部分区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核分裂及坏死。未见包膜穿透。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的准确定义是
A:良性多形性腺瘤和癌出现于同一肿瘤中 B: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其他部位发现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转移 C: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原发部位出现癌 D:多形性腺瘤切除后,其他部位发生多形性腺瘤转移 E:一种肿瘤,部分为鳞癌,部分为多形性腺瘤 F:癌必须是浸润性低分化腺癌
患者女,50岁,因“腮腺肿大3年,近6个月生长迅速”来诊。切除肿物,直径约5 cm,有包膜。组织学检查:部分区域主要由黏液软骨样间质和多种结构的上皮细胞巢;部分区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核分裂及坏死。未见包膜穿透。
癌在多形性腺瘤中,癌的成分可以是
A:未特指性导管癌 B:未分化癌 C:鳞癌 D:腺样囊性癌 E:腺泡细胞癌 F:黏液表皮样癌
患者女,50岁,因“腮腺肿大3年,近6个月生长迅速”来诊。切除肿物,直径约5 cm,有包膜。组织学检查:部分区域主要由黏液软骨样间质和多种结构的上皮细胞巢;部分区域上皮细胞明显异型性,核大,深染,核分裂及坏死。未见包膜穿透。
在涎腺肿瘤中,不具有囊性,乳头状或筛状形态生长特征的是
A:黏液表皮样癌 B:腺泡细胞癌 C:囊腺癌 D:腺样囊性癌 E:多形性低分化腺癌 F:透明细胞癌 G:导管癌
患者女,55岁,“因咳嗽,咳痰带血”来诊。X线:右下肺野境界不清阴影。镜下:肿瘤由分化好的含黏液的柱状细胞构成,细胞核位于基底部无明显异型,局部间质内可见腺样结构,该灶直径>5 mm。
根据2011肺腺癌IASLC/ATS/ERS国际多学科分类,该病例应诊断为
A:微浸润性黏液腺癌 B:原位黏液腺癌 C:细支气管肺泡癌 D:浸润性黏液腺癌 E:透明细胞腺癌
不同的组织和细胞再生能力不一样。
增生能力最差的细胞是
A:神经元细胞 B:神经胶质细胞 C:神经纤维细胞 D:施万细胞 E:神经小胶质细胞
某患儿,5岁,长期鼻塞和张口呼吸,睡眠时打鼾,说话时带闭塞性鼻音,检查双侧腭扁桃体Ⅲ,手指触诊腺样体肥大,诊断为扁桃体肥大,腺样体肥大
该患儿若实施腺样体切除,术中特别应注意的是
A:术中出血 B:术后伤口感染 C:腺样体残留 D:勿损伤两侧咽鼓管组织 E:肺部并发症
某男性患者,41岁,腮腺无痛性肿物4年,近半年明显增大就诊。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和浆细胞样,两种细胞同时存在,这些细胞聚集成条索或团块,导管样结构少见。
最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A:多形性腺瘤 B:Warthin瘤 C:基底细胞腺瘤 D:腺泡细胞癌 E:肌上皮瘤
某男性患者,41岁,腮腺无痛性肿物4年,近半年明显增大就诊。镜下见瘤细胞呈梭形和浆细胞样,两种细胞同时存在,这些细胞聚集成条索或团块,导管样结构少见。
鉴别诊断时最需与该疾病鉴别的是
A:淋巴上皮涎腺炎 B:淋巴上皮囊肿 C:浆细胞肿瘤 D:嗜酸细胞腺瘤 E:基底细胞腺瘤
某女性患者,42岁,右侧乳腺肿块,直径5cm,边界不清,切面鱼肉样,镜下见小印戒样细胞,间质明显黏液样,形成"肺水肿"样结构,并有丰富的枝芽状毛细血管。
此"小印戒样细胞"为
A:脂肪母细胞 B:假脂肪母细胞 C:透明细胞 D:淋巴细胞 E:上皮样平滑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