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高科技生产企业,在公司规模扩大和义务拓展的压力下,公司高层认识到需要加大公司的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力度。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发展需求,在所有部门和员工中进行了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在分析了调查和近期业绩考核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训与开发计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开发活动。 由于各部门业务非常繁忙,为保证培训的全面到位,公司作出硬性规定,除特殊原因外,所有相关员工必须全部参加培训,并配以严格的考勤和培训效果评估手段,将有员工的培训态度和培训成绩与员工的月度业绩考核直接挂钩。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从培训效果看,员工素质和技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人力资源部总感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越往后问题越多,主要表现为:①课堂气氛呆板,员工不主动参与互动,请假,中途退场现象较为严重;②进行现场评估时,受训员工普遍反映培训比较单调;③受训员工的成绩基本令人满意,但在培训后的工作中,行为变化不大,员工对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或者根本不按新学到的知识(技能)去做,参加培训仅仅是为了应付培训后的考试。为此,人力资源部又进行了原因分析,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公司对培训与开发效果的评估包括( )。
A:投资收益评估 B:反应评估 C:学习评估 D:工作行为评估
溶栓治疗是指
A:恢复病变肺血管血液循环 B:溶解消除血管内血性栓子 C: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 D:腔静脉阻断术 E:手术取栓
患者,女,75岁,高血压病30余年,平日血压控制在140/90mmHg,糖尿病4年,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近半年来常于劳累时感心前区闷痛,持续1~2分钟,休息后缓解,未予诊治。4小时前突感胃痛伴胃灼热感,伴大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诊入院。查BP:110/65mmHg;心电图示V
~V
导ST段弓背向上抬高;CK:3240IU/L,CK-MB:398IU/L,cTnI:12.5ng/ml。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溶栓治疗,胸痛逐渐减轻。
急诊护士对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不妥的是
A:询问有无溶栓的禁忌证 B:准确迅速地配制溶栓药物 C:观察有无过敏 D:观察病人有无发生出血 E:患者溶栓后出现心律失常,说明溶栓失败,及时通知医生
病人女性,68岁。今晨5时睡眠中突发胸痛30分钟,由家属陪送急诊,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病人有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详。入院后4小时给予溶栓治疗。
病人溶栓前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保持环境安静 B:加强活动 C:常规吸氧 D:心电,血压,呼吸监护 E:无禁忌者服用阿司匹林
病人女性,68岁。今晨5时睡眠中突发胸痛30分钟,由家属陪送急诊,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收入院。病人有高血压病史5年,间断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详。入院后4小时给予溶栓治疗。
溶栓后可间接判断溶栓是否成功的指标除外
A: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 B:心电图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 C: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D:cTnI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2小时内 E:无心源性休克发生
某女性患者,75岁,高血压病近40年,平日血压控制在140/90mmHg,糖尿病4年,应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近半年来常于劳累时感心前区闷痛,持续1~2分钟,休息后缓解,未予诊治。4小时前突感胃疼伴烧灼感,伴大汗,恶心呕吐1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诊入院。查BP:110/65mmHg,心电图示V
~V
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CK:3201U/L,CK-MB:3981U/L。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即刻给予溶栓治疗,胸痛逐渐减轻。
对患者溶栓的护理措施中,不妥的是
A:询问有无溶栓禁忌证 B:准确迅速地配制溶栓药物 C:观察有无过敏 D:观察病人有无发生出血 E:患者溶栓后出现心律失常,说明溶栓失败,及时通知医生
溶栓治疗是指()
A:恢复病变肺血管血液循环 B:溶解消除血管内血性栓子 C: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 D:腔静脉阻断术 E:手术取栓
通常不能用来评估溶栓效果的指标是
A:CK B:LD C:cTnT D:cTn I E:CK-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