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积液中溶菌酶的正确描述是 ( )

A:存在于淋巴细胞,肿瘤细胞中 B:存在单核,中性粒细胞及类上皮细胞中 C:94%结核性积液的溶菌酶含量<30mg/L D:主要用于鉴别良性与恶性积液,结核性与其他性质的积液 E:积液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比值对鉴别积液性质也有一定价值

关于溶菌酶活性试验正确的是 ( )

A:血清中溶菌酶大部分是淋巴细胞所释放 B: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溶菌酶含量较高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含量增高 D:溶菌酶含量增高可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尿溶菌酶增高可排除M5

溶菌酶的作用部位是

A:细菌的外膜层 B:细菌细胞壁的外膜 C:细菌的核糖体 D: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 E:细菌细胞壁的磷壁酸

对积液中溶菌酶的正确描述是( )

A:存在于淋巴细胞、肿瘤细胞中 B:存在单核、中性粒细胞及类上皮细胞中 C:94%结核性积液的溶菌酶含量<30mg/L D:主要用于鉴别良性与恶性积液、结核性与其他性质的积液 E:积液溶菌酶与血清溶菌酶比值对鉴别积液性质也有一定价值

关于溶菌酶活性试验正确的是( )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时含量增高 B:血清中溶菌酶大部分是淋巴细胞所释放 C:嗜酸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溶菌酶含量较高 D:溶菌酶含量增高可见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尿溶菌酶增高可排除M5

溶菌酶

溶菌酶是一种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的酶制品,该酶的热稳定性是提高其应用潜力的重要标准,下列有关溶菌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野生型的溶菌酶是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分子 B:提高溶菌酶热稳定性的方法是在分子中增加一对或数对二硫键 C:所有的溶菌酶突变体随二硫键数目的增加其熔点温度有所增加 D:含有三对二硫键的突变体酶其熔点温度和酶活都有所增加

新挤出的牛奶中含有溶菌酶等抗菌活性成份。将一杯原料奶置于微波炉加热至.50℃,其溶菌酶活性降低至加热前的.50%。但是,如果用传统热源加热原料奶至50℃,其内的溶菌酶活性几乎与加热前一样,因此,使酶产生失活作用的不是加热,而是产生热量的微波。
以下哪项如果属实,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将原料奶加热至100℃.其中的溶菌酶活性会完全失活 B:加热对原料奶酶的破坏可通过添加其它酶予以补偿.而微波对酶的破坏却不能补偿 C:用传统热源加热液体奶达到50℃的时间比微波炉加热至50℃时间长 D:微波炉加热液体会使内部的温度高于液体表面达到的温度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