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9岁,因“体检发现左肺下叶,胸膜下1个边界清楚的肿物”来诊。患者无明显症状。肿物直径约2 cm。光镜:肿瘤组织界限清楚,瘤细胞大小较为一致,片状实性排列,可见薄壁血窦样血管,瘤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胞质丰富且透明,部分细胞胞质嗜酸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如果瘤细胞核染色质呈细颗粒状,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少于2个/10HPF,缺少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CD56(+),CgA(+)。)
A:肺透明细胞肿瘤 B:鳞癌透明细胞亚型 C: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 D:腺癌透明细胞亚型 E:类癌 F:肺硬化性血管瘤
患者男,50岁,因“鼓室有一息肉状肿物”来诊。镜下:薄壁血管丰富,其间可见灶状及条索状瘤细胞,如图所示。 
如欲证实其为鼓室球瘤,则瘤细胞最有意义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是
A:TTF-1(+) B:CD56(+) C:vimentin(+) D:S-100蛋白支持细胞(+) E:p63(+) F:S-100蛋白支持细胞(-)
六十五岁女性患者,右侧乳房片状浸润性红斑,表面有轻度糜烂和结痂,病程慢性,无异常物质接触史,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学示:表皮Paget细胞。
以下不是Paget细胞的特点的是
A:体积较大 B:细胞圆形 C:胞质淡染 D:PAS染色阴性 E:耐淀粉酶
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免疫增殖病小鼠脾脏内免疫细胞表达状况,首先将小鼠处死后获取其脾,然后进一步制备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脾内淋巴细胞表达情况。
若需对脾内T淋巴细胞进行绝对计数,正确的是
A:分析flow check荧光微球建立检测标准 B:分析flow set荧光微球建立检测标准 C:运用flow count建立检测标准 D:PMT校正以确保仪器状态 E:运用同型对照建立检测标准
患者男性,48岁,乏力,体重减轻4月余。体检:脾肋下5指,肝脏肋下2指,胸骨有压痛。血象:Hb78g/L,WBC35.2x10
/L,PLT196x10
/L,中性中幼粒细胞11%,中性晚幼粒细胞17%,中性杆状核细胞23%,中性分叶核细胞3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4%,淋巴细胞6%。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阳性率明显减低。
病人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1年后,病人不明原因高热,骨关节疼痛,再次入院。经骨髓象检查发现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1%。此时应考虑下列何种疾病 ( )
A:骨髓纤维化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
型) 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D: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 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
患者女,20岁。反复咳嗽,咳痰2年,一直以慢性支气管炎就诊。2周前行胸片检查示左上肺不张,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左固有上叶支气管腔内见疣状肿物,突入管腔,表面光滑。病理活检提示小细胞肺癌可能大。予以CE方案化疗2疗程后行左上肺叶切除术。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若患者术后病理提示肿瘤呈疣状,瘤细胞呈鳞状上皮细胞形,肿瘤含有结缔组织基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瘤表面完全被有纤毛或无纤毛的柱状上皮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覆盖,也可夹杂多层间变鳞状上皮细胞及分化较好的鳞状上皮细胞。)
A:肺鳞状细胞癌 B:肺腺鳞癌 C:单纯乳头状瘤 D:炎性息肉 E: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患者女,20岁。反复咳嗽,咳痰2年,一直以慢性支气管炎就诊。2周前行胸片检查示左上肺不张,行支气管镜检查示左固有上叶支气管腔内见疣状肿物,突入管腔,表面光滑。病理活检提示小细胞肺癌可能大。予以CE方案化疗2疗程后行左上肺叶切除术。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若患者术后病理提示肿瘤呈疣状,瘤细胞呈鳞状上皮细胞形,肿瘤含有结缔组织基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瘤表面完全被有纤毛或无纤毛的柱状上皮细胞或鳞状上皮细胞覆盖,也可夹杂多层间变鳞状上皮细胞及分化较好的鳞状上皮细胞。)
A:肺鳞状细胞癌 B:肺腺鳞癌 C:单纯乳头状瘤 D:炎性息肉 E:鳞状细胞乳头状瘤
某女性患者,33岁,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恶臭1周就诊。无不洁性交史。妇检:白带多,余未见异常。白带常规:鳞状上皮细胞间可见大量短小的杆菌和线索细胞。
患者白带性状是
A:泡沫状白带 B:黄色脓性白带 C:豆腐渣样白带 D:血性白带 E:奶油状白带
某男性患者,66岁,间断性血尿2个月,伴尿频、尿急一周,超声见菜花状强回声影,尿常规红细胞(++),白细胞(+),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该肿瘤最常见的细胞类型是
A:泡沫细胞癌 B:未分化癌 C:腺癌 D:鳞状细胞癌 E:移行细胞癌 F:混合癌
火焰几何形状可分为()。
A:圆柱火焰 B:平火焰 C:旋流火焰 D:直流锥形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