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1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有时尿浑浊,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满视野,蛋白(++)。B超提示右肾积水,输尿管探测不清楚。

假如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多次尿结核杆菌检查(-),尿常规:WBC0~1个/HP,但尿频反较术前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

A:膀胱挛缩 B:膀胱炎 C:尿路结核复发 D:前列腺炎 E:精神性尿频

男性,31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有时尿混浊,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满视野,蛋白(++)

假如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多次尿结核杆菌检查(-),尿常规:WBC0~1个/HP,但尿频反较术前明显,最可能的原因是

A:膀胱炎 B:前列腺炎 C:精神性尿频 D:尿路结核复发 E:膀胱挛缩

男性,31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有时尿浑浊,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满视野,蛋白(++)

抗结核治疗一年后,尿常规检查已经恢复正常,但尿频反而较术前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A:膀胱挛缩 B:精神性尿频 C:尿路结核复发 D:合并前列腺炎 E:伴有慢性膀胱炎

男,30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有时尿混浊,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满视野,蛋白(++)。

抗结核治疗一年后,尿常规检查已经恢复正常,但尿频反而较术前加重,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膀胱挛缩 B:精神性尿频 C:尿路结核复发 D:合并前列腺炎 E:伴有慢性膀胱炎

女,23岁,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有时尿混浊,服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尿常规检查:PH5.0,比重1.020,红细胞30~40/HP,白细胞和脓球满视野,蛋白(++)。

在尿常规检查中下列哪一项对该病的诊断最没有价值 ( )

A:尿pH5.0 B:尿比重1.020 C:尿红细胞30~40/HP D:尿蛋白()(++) E:尿白细胞和脓球满视野

男,26岁,尿频,尿急,尿痛伴间歇性终末血尿3年,有时尿混浊,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液检查:脓球40~55/HP,红细胞20~30/HP,蛋白(+)。

术后随诊过程中,B超及IVU示对侧肾积水,输尿管全长显著扩张,膀胱容量约50ml,伴尿道狭窄,尿结核菌培养阴性,肾功能检查:尿素氮11.5mmol/L,肌酐165mmol/L,此时最适宜的治疗是 ( )

A:继续抗结核治疗 B:膀胱扩大术 C:膀胱造瘘术 D:肾造瘘术 E: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病历摘要: 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固体分散技术,微囊与微球,脂质体等药物制剂的新剂型与新技术有很大的发展。

关于微囊的正确叙述:

A:药物被包嵌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形成复合物 B:制备微型胶囊的过程称微型包囊技术 C:微囊的粒径大小分布在纳米级 D:囊心物的大小,制备方法,制备温度可影响微囊的粒径,而囊材的用量对粒径没有影响 E:微囊化后可使药物起速释作用 F:通过微囊制备技术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微球

A: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 B:药物一般以分子,胶体,无定型和微晶态等状态存在于载体材料中 C:用高分子材料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而成药库型的微米级制剂 D:一种分子被包藏于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内形成的制剂 E:在释放介质中能以缓慢的非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有所减少的制剂

某男, 55岁,主诉口渴,多饮3月,体态微胖,要排除糖尿病来诊。

糖尿病特征性血管并发症为

A:腔隙性栓塞 B:视网膜微血管瘤 C:白内障 D: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 E:糖尿病心肌病 F:脑血管病变 G:间歇性跛行 H:脂肪萎缩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