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8岁,打鼾8年,头晕乏力,白天嗜睡3月余,感晨起头痛,夜间常感胸闷,心前区不适,易憋醒,多汗及呓语。既往患“慢性扁桃体炎”。体查:BP145/95mmHg,形体肥胖,双侧扁桃体I2肥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啰音。心率80bpm,律齐。双下肢无浮肿。

关于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以下叙述正确的有哪些?

A: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小时以上 B:分CSAS和OSAS两种 C:可以是高血压,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D:常以心血管系统异常表现为首发症状和体征 E:PSG可以确定其类型,但无法评价其病情轻重 F:CSAS患者白天嗜睡常见,并鼾声大而响亮

某女性患者,67岁,因“眼睑和双下肢水肿15 d,夜间随地排尿、粪”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年。近1年降血糖药物方案:白天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奇特,睡前皮下注射人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同时服用降血压药物。血糖控制在FPG 4.4~6.4 mmol/L,GHbA1c 5.0%~6.5%。近15 d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水肿,夜间随地排尿、粪。查体:T 36.5 ℃,P 70次/min,BP 130/60 mmHg;意识清楚,贫血貌,呼吸正常,四肢肌力正常,眼睑和双下肢水肿。

若患者睡前(21:00)血糖为4.8 mmol/L,导致患者夜间随地排尿、粪的最可能原因是

A:“黎明现象” B: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 C:Somogyi效应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急性左心衰竭 F:“梦游症”

某女性患者,65岁,因“眼睑和双下肢水肿15 d,夜间随地排尿、粪”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年。近1年降血糖药物方案:白天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奇特,睡前皮下注射人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同时服用降血压药物。血糖控制在FPG 4.4~6.4 mmol/L,GHbA1c 5.0%~6.5%。近15 d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水肿,夜间随地排尿、粪。查体:T 36.5 ℃,P 70次/min,BP 130/60 mmHg;意识清楚,贫血貌,呼吸正常,四肢肌力正常,眼睑和双下肢水肿。

若患者睡前(21:00)血糖为4.8 mmol/L,导致患者夜间随地排尿、粪的最可能原因是

A:“黎明现象” B: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 C:Somogyi效应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急性左心衰竭 F:“梦游症”

某男,26岁,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白天清醒时的平均心率为85次/分,夜间睡眠时的平均心率为55次/分。

夜间睡眠时,平均心率下降的机制是

A:心脏迷走神经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增高 B:心脏交感神经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 C:心脏迷走神经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 D:心脏交感神经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增高 E:以上都不是

某男性患者,25岁,动态心电图记录到白天清醒时的平均心率为85次/分,夜间睡眠时的平均心率为55次/分。

夜间睡眠时,平均心率下降的机制是

A:心脏迷走神经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增高 B:心脏交感神经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 C:心脏迷走神经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降低 D:心脏交感神经兴奋,窦房结的自律性增高 E:以上都不是

某女性患者,69岁,因“眼睑和双下肢水肿15d,夜间随地排尿、粪”来诊。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1年。近1年降血糖药物方案:白天服用二甲双胍和格列奇特,睡前皮下注射人鱼精蛋白锌胰岛素N。同时服用降血压药物。血糖控制在 FPG 4.4~6.4 mmol/L,GHbA1c5.0%~6.5%。近15d出现眼睑和双下肢水肿,夜间随地排尿、粪。查体:T 36.5 ℃,P 70次/min,BP 130/60 mmHg;意识清楚,贫血貌,呼吸正常,四肢肌力正常,眼睑和双下肢水肿。

若患者睡前(21:00)血糖为4.8mmol/L,导致患者清晨血糖偏高的原因

A:“黎明现象” B: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 C:Somogyi效应 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E:急性左心衰竭 F:“梦游症”

由于水的热容量、导热率均大,所以灌溉后的潮湿土壤,白天和夜间的温度变化是()。

A: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快 B:白天升高快,夜间降温慢 C:白天和夜间,升温、降温都快 D:白天升高慢,夜间降温慢

夜间驾驶比白天危险性高的原因是()

A:劳累一天意识没有白天清醒 B:远光灯眩目 C:交通信号灯不如白天亮 D:疲劳驾驶、醉酒驾车等违法行为比白天多

12个月大的婴儿,白天和夜间每次睡眠的持续时间是()。

A:白天0.5—1小时,夜间10小时左右 B:白天1小时左右,夜间12小时左右 C:白天2小时左右,夜间8小时左右 D:白天2.5小时左右,夜间10小时左右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