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血糖症的类型和诊断
造成空腹低血糖症的原因不包括
A:使用胰岛素过量 B:慢性酒精中毒 C:肝功能衰竭 D:特发性功能性低血糖症 E:胰岛B细胞瘤
关于低血糖症的类型和诊断
胰岛B细胞瘤所致的低血糖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胰岛B细胞合成胰岛素过量 B:血浆中胰岛素原水平不变 C:只有不到50%的患者会发生低血糖 D:其诊断标准是:血糖≤2.8 mmol/L+胰岛素>10 mU/L E:其诊断标准也可用:胰岛素(mU/L)/血糖(mmol/L)>3
女性患者,32岁,2型糖尿病病史2年,口服阿卡波糖,平素血糖良好,该患者妊娠4周后血糖波动较大,血糖很难控制。
下列不是血糖差造成的后果的是
A:增加新生儿畸形 B:增加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C: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并发症与创伤的危险 D:增加巨大儿的可能性 E:增加患儿的抵抗力
患者,男性,56岁。2周前体检时测血压170/95mmHg,BMI30.5kg/m
,空腹血糖7.6mmol/L,复查空腹血糖7.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8mmol/L,酮体(-)。
有关该病人的血糖水平正确的诊断是
A:糖尿病 B:糖耐量异常(IGT) C:空腹血糖异常(IFG) D:需做OGTT后方可确定诊断 E:需做馒头餐试验后方可确定诊断
患者,女性,56岁,多食,口干,消瘦2周。肥胖,查空腹血糖9.7mml/L。
该病人血糖控制理想的指标是
A: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5mmol/L B:空腹血浆葡萄糖6.1~6.5mmol/L,非空腹血糖8.0~9.0mmol/L C:空腹血浆葡萄糖6.5~7.5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5~8.5mmol/L D:空腹静脉全血血糖4.4~6.1mmol/L,非空腹血糖4.4~8.0mmol/L E:空腹血浆葡萄糖7.0~8.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0.0mmol/L
男性,64岁,糖尿病病史6年,饮食治疗结合运动,血糖控制可
判断患者3个月的血糖控制情况的指标是
A:OGTT检查 B:HbAlc C:尿常规 D:末梢血糖 E:随机血糖
男性,40岁,体检发现空腹血糖6.4mmol/L
如患者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下列正确的是
A:再复查一次空腹血糖 B:诊断糖尿病 C:糖化血红蛋白 D:复查糖耐量试验 E:餐后2小时血糖
某女性患者,57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来诊。空腹血糖最高达14.7 mmol/L,餐后2 h血糖最高达20.3 mmol/L。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 36.5 ℃,P 86次/min,R 24次/min,BP 125/80 mmHg;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未见怒张;HR 86次/min,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腹部(-);双下肢不肿。入院随机血糖11.9 mmol/L。
为明确患者近期血糖波动情况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糖化血红蛋白 B:空腹血糖 C:三餐后2 h血糖 D:睡前血糖 E:血生化 F:电解质检查
某女性患者,54岁,因“发现血糖升高10年”来诊。空腹血糖最高达14.7 mmol/L,餐后2 h血糖最高达20.3 mmol/L。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 36.5 ℃,P 86次/min,R 24次/min,BP 125/80 mmHg;口唇无发绀,颈静脉未见怒张;HR 86次/min,律齐,无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腹部(-);双下肢不肿。入院随机血糖11.9 mmol/L。
为明确患者近期血糖波动情况应进行的检查项目包括
A:糖化血红蛋白 B:空腹血糖 C:三餐后2 h血糖 D:睡前血糖 E:血生化 F:电解质检查
某女性患者,32岁,2型糖尿病病史2年,口服阿卡波糖,平素血糖良好,该患者妊娠4周后血糖波动较大,血糖很难控制。
以下不是血糖差造成的后果的是
A:增加新生儿畸形 B:增加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C: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并发症与创伤的危险 D:增加巨大儿的可能性 E:增加患儿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