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拟行急诊肾移植术。查体:BP 172/100 mmHg,HR 89次/min。实验室检查:Hb 75 g/L,HCT 0.224,PLT 42x10
/L,血糖15.3 mmol/L,Scr 1256 μmol/L,K
6.0mmol/L,pH 7.23。
该患者应做的术前准备包括
A:透析治疗 B:输注浓缩红细胞,使血红蛋白在100 g/L以上 C:输注血小板,使血小板在100x10
/L以上 D:改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在11.1 mmol/L以下 E:进行反流,误吸的预防处理 F:血压控制的目标为术前或基础血压以下的20%
患者女,50岁,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拟行急诊肾移植术。查体:BP 172/100 mmHg,HR 89次/min。实验室检查:Hb 75 g/L,HCT 0.224,PLT 42x10
/L,血糖15.3 mmol/L,Scr 1256 μmol/L,K
6.0mmol/L,pH 7.23。
有关该患者肾移植术中的液体管理,叙述正确的是
A:应补充足够的血容量,CVP保持在10~15 mmHg B:移植肾恢复灌注时,受体患者的血压控制为收缩压130~150 mmHg C:液体容量可以通过输入晶体或胶体而改善,建议采用晶体液 D:术中血红蛋白水平低于60或70 g/L时需要考虑输入洗涤红细胞 E:肾移植麻醉手术中所用的胶体溶液,多主张使用人工胶体液 F:移植肾恢复灌注时,可采用相对低剂量的甘露醇,通常为0.5~1.0 mg/kg
患者女,50岁,因“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拟行急诊肾移植术。查体:BP 172/100 mmHg,HR 89次/min。实验室检查:Hb 75 g/L,HCT 0.224,PLT 42x10
/L,血糖15.3 mmol/L,Scr 1256 μmol/L,K
6.0mmol/L,pH 7.23。
此时的处理应包括(提示患者术中ECG出现T波低平,动脉血气分析:pH 7.25,K
7.0 mmol/L。)
A:限制含钾液体的输入 B:过度通气 C:给予NaHCO
或乳酸钠溶液 D:缓慢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1.0~2.0 g E:静脉注射呋塞米 F:使用高渗葡萄糖加胰岛素静脉滴注 G:即刻采用血液透析治疗 H:密切监测血糖和血钾
患者男,69岁。丙肝后肝硬化24余年。2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淡漠,行为反常,扑翼样震颤阳性,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和肌张力亢进,血氨230μmol/L。
该患者若血常规:Hb65g/L,血气分析:pH7.52,血清钾:2.70mmol/L,血氨170μmol/L。可采取下列哪些治疗
A:乳果糖灌肠治疗 B:高蛋白饮食 C:应用精氨酸和L-鸟氨酸-L-门冬氨酸 D:静脉滴注葡萄糖 E:静脉滴注甘露醇 F:纠正低钾性碱中毒 G:输血 H:胃黏膜保护剂 I:抑酸 J:给予地西泮镇静
女性,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若血常规:Hb61g/L,血气分析:pH7.53,血清钾:2.70mmol/L,血氨290μmol/L。下列哪项治疗是错误的
A:醋酸灌肠治疗 B:纠正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C:应用精氨酸和L-鸟氨酸-L-门冬氨酸 D:静滴抗生素 E:静滴甘露醇
女性患者,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血常规:Hb 61g/L,血气分析:pH 7.53,血清钾2.70mmol/L,血氨290μmol/L。下列治疗错误的是
A:醋酸灌肠治疗 B:纠正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C:应用精氨酸和L-鸟氨酸-L-门冬氨酸 D:静滴抗生素 E:静脉滴注甘露醇
男性,69岁,丙肝后肝硬化25年。2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淡漠,行为反常,扑翼样震颤阳性,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及肌张力亢进,血浆氨230μmol/L。
该患者若血常规:Hb 65g/L,血气分析:pH 7.50,血清钾2.7mmol/L,血浆氨170μmol/L,可采取下列哪些治疗
A:乳果糖灌肠治疗 B:高蛋白饮食 C:应用精氨酸和L-鸟氨酸-L-门冬氨酸 D:静脉滴注葡萄糖 E:静脉滴注甘露醇 F:纠正低钾性碱中毒 G:输血 H:胃黏膜保护剂 I:抑酸 J:给予地西泮镇静
某女性患者,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肝性脑病。
若血常规:Hb 61g/L,血气分析:pH 7.53,血清钾2.70mmol/L,血氨290μmol/L。下列治疗不正确的是
A:醋酸灌肠治疗 B:纠正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C:应用精氨酸和L-鸟氨酸-L-门冬氨酸 D:静滴抗生素 E:静滴甘露醇
某女,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若血常规:Hb61g/L,血气分析:pH7.53,血清钾:2.70mmol/L,血氨290μmol/L。下列哪项治疗是不正确的
A:醋酸灌肠治疗 B:纠正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C:应用精氨酸和L-鸟氨酸-L-门冬氨酸 D:静滴抗生素 E:静滴甘露醇
某女性患者,69岁。乙肝后肝硬化30余年。3天前聚餐后出现意识恍惚,伴行为反常,病情逐渐加重。查体:巩膜黄染,不能唤醒,腱反射消失。血氨300μmol/L。诊断为肝性脑病。
血常规:Hb 61g/L,血气分析:pH 7.53,血清钾2.70mmol/L,血氨290μmol/L。下列治疗不正确的是
A:醋酸灌肠治疗 B:纠正低钾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 C:应用精氨酸和L-鸟氨酸-L-门冬氨酸 D:静滴抗生素 E:静脉滴注甘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