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7岁,因“左胸痛8个月,加重伴发作性恶心,呕吐2个月”来诊。吸烟史20余年。查体:BP 100/70 mmHg;慢性病面容,反应迟钝,无其他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15 mmol/L,血清氯80 mmol/L,BUN 1.7 mmol/L,尿钠72 mmol/L,24 h尿量1100 ml,血渗透压245 mmol/kg,尿渗透压310 mmol/kg。给予1000 ml水负荷后,5 h排尿量<500 ml(<50%),期间血浆渗透压(Posm)由试验前242 mmol/kg降至5 h的226 mmol/kg,尿渗透压(Uosm)由380 mmol/kg(试验前)降至最低225 mmol/kg(负荷后3 h),空腹血浆AVP 60 ng/L[正常值(13.4+_9.6) ng/L]。胸部X线片:左肺门分叶状肿物,左下肺有片状阴影。2次查痰癌细胞均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
患者血浆AVP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
A:患者呕吐造成血浆AVP升高 B:肿瘤异位生成AVP增多,且不受血浆渗透压的调节 C:长期吸烟,尼古丁造成AVP分泌增多 D:患者血压偏低致AVP分泌增多 E:胃液丢失造成脱水和低血容量使AVP分泌增多
病历摘要: 某女性患者, 45岁,白带多,性交后出血已3个月,检查宫颈呈靡粒状外观,接触性出血。
宫颈刮片的结果为鳞状上皮化生时,诊断为
A:上皮细胞轻度异型性 B:宫颈糜烂在愈合过程中出现的变化,不属于异常增生 C:上皮细胞瘤样病变 D:上皮细胞排列紊乱 E:柱状细胞代替鳞状细胞的结果
患者,男性,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0→1.0左眼-6.50DS-5.65DCX1500→0.4。
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 E:大泡性角膜病变
某女性患者,46岁,因“左胸痛8个月,加重伴发作性恶心、呕吐2个月”来诊。吸烟史20余年。查体:BP 100/70 mmHg;慢性病面容,反应迟钝,无其他特殊发现。实验室检查:血清钠115 mmol/L,血清氯80 mmol/L,BUN 1.7 mmol/L,尿钠72 mmol/L,24 h尿量1100 ml,血渗透压245 mmol/kg,尿渗透压310 mmol/kg。给予1000 ml水负荷后,5 h排尿量<500 ml(<50%),期间血浆渗透压(Posm)由试验前242 mmol/kg降至5 h的226 mmol/kg,尿渗透压(Uosm)由380 mmol/kg(试验前)降至最低225 mmol/kg(负荷后3 h),空腹血浆AVP 60 ng/L[正常值(13.4±9.6) ng/L]。胸部X线片:左肺门分叶状肿物,左下肺有片状阴影。2次查痰癌细胞均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病理为小细胞未分化肺癌。
患者血浆AVP增多的最可能原因是
A:患者呕吐造成血浆AVP升高 B:肿瘤异位生成AVP增多,且不受血浆渗透压的调节 C:长期吸烟,尼古丁造成AVP分泌增多 D:患者血压偏低致AVP分泌增多 E:胃液丢失造成脱水和低血容量使AVP分泌增多
某女性患者,54岁,右眼渐进性视力下降三年,近一个月来几乎不见物,不伴有眼部红、痛与头痛症状,否认有眼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否认有传染病与遗传病史。眼部检查:视力:右:0.02,左:0.3,右眼晶体呈明显混浊,眼底看不清,左眼晶体轻度混浊,眼底小瞳孔下看不太清楚。
角膜移植术后,哪些处理不妥 提示:病人半年后右眼角膜仍然明显水肿混浊,并见有较多水泡。病人亦有疼痛不适症状,视力为指数。于是在局麻下行右眼角膜全层移植术,术后视力恢复到0.6。
A: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三个月 B:大量应用抗菌素预防感染 C:大量应用激素预防移植排斥反应 D:就病人术后反应选择合适的抗菌素与激素类药物 E:定期眼科复诊 F:不必回眼科复诊 G:多服用一些维生素类药物 H:多作局部理疗
某女性患者,18岁,视力逐渐下降2个月。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裂隙灯检查见双眼晶体呈大量分散的灰色或蓝色雪花样点状混浊,混浊主要位于囊膜下的皮质。
提示:查尿糖(+++),空腹血糖9.3mmo1/L。根据以上检查结果,该患者的诊断应为
A: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B:糖尿病 C:21-三体综合征 D:Turner综合征 E:中毒性白内障 F:代谢性白内障
某女性患者,18岁,视力逐渐下降2个月。有多饮、多尿、多食及体重下降。裂隙灯检查见双眼晶体呈大量分散的灰色或蓝色雪花样点状混浊,混浊主要位于囊膜下的皮质。
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手术易发生哪些并发症
A:切口感染 B:切口不易愈合 C:虹膜睫状体炎 D:人工晶体前膜 E:后发性白内障 F:人工晶体脱位 G:前房出血
某男性患者,19岁,双眼"近视"9年。曾戴角膜接触镜矫正,视力良好。最近2年发现近视度数加深较快。眼部检查:右眼0.2,戴镜矫正视力1.0;左眼0.1,矫正视力0.4。双眼均无充血,右眼角膜透明,角膜中央向前隆起,呈锥状,中央变薄。左眼角膜向前锥状突起、变薄更明显,中央部出现明显的全层角膜混浊。验光结果:右眼-5.75DS-3.75DCX170°→1.0左眼-6.50DS-5.65DCX150°→0.4。
患者左眼角膜中央部混浊,最可能的原因是
A:长期戴角膜接触镜引起的角膜创伤 B:圆锥角膜并发的先天性角膜混浊 C:急性圆锥角膜 D:急性圆锥角膜消退后残留的角膜混浊 E:大泡性角膜病变
某女性患者,47岁。心悸、怕热多汗、体重减轻半年。查体,甲状腺左叶可触及一圆形结节,约4cm×3cm,边界清楚,随吞咽活动,无血管杂音。T
、T
升高,TSH下降。甲状腺显像呈"热"结节征象。
如果患者甲状腺显像见结节周围和健侧有不同程度的显影,需要与非自主性增生性结节或一侧甲状腺缺如、一侧代偿性增生相鉴别。最常用的鉴别方法是
A:延迟显像 B:甲状腺素抑制试验显像 C:甲状腺三相显像 D:多体位显像 E:
Tc-(V)-DMSA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