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用于肝功能检测的项目很多,如胆红素,凝血因子,球蛋白,胆固醇,胆汁酸,半乳糖清除率等,它们可以反映肝脏的分泌,排泄以及代谢功能。

反映肝脏内源性物质清除率的检测项目是

A:胆固醇 B:胆红素 C:半乳糖清除率 D:AST E:球蛋白

临床用于肝功能检测的项目很多,如胆红素,凝血因子,球蛋白,胆固醇,胆汁酸,半乳糖清除率等,它们可以反映肝脏的分泌,排泄以及代谢功能。

反映肝脏代谢功能相关的检测项目是

A:AST B:凝血因子 C:球蛋白 D:γ-球蛋白 E:胆固醇

临床用于肝功能检测的项目很多,如胆红素,凝血因子,球蛋白,胆固醇,胆汁酸,半乳糖清除率等,它们可以反映肝脏的分泌,排泄以及代谢功能。

反映外源性肝脏清除率的检查项目是

A:半乳糖清除率 B:胆汁酸 C:胆固醇 D:球蛋白 E:AST

患者男,42岁。体检彩超发现左肝上下径5.7cm,边缘锐利,肝包膜光整,血管纹理清晰,门静脉1.0cm,腔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肝实质回声均匀。左右肝可探及多个中等回声,左肝最大1.0cmx0.4cm,右肝最大10.5cmx7.5cmx6.3cm,位于右肝前后交界近下缘处,界清。彩超结果(提示:肝脏多发实性病变。CT检查右肝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团块状低密度灶,CT值30~48,最大径6.5cmx6.5cm,边缘尚清楚,局部肝包膜外膨,增强后右肝低密度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外周呈结节样强化,延迟低密度灶缩小,部分呈等密度改变,提示右肝占位病变。肝功能,AFP和CEA正常,HbsAg阴性。)

应与之鉴别的疾病最主要是(提示:肝脏多发实性病变。CT检查右肝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团块状低密度灶,CT值30~48,最大径6.5cmx6.5cm,边缘尚清楚,局部肝包膜外膨,增强后右肝低密度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外周呈结节样强化,延迟低密度灶缩小,部分呈等密度改变,提示右肝占位病变。肝功能,AFP和CEA正常,HbsAg阴性。)

A:肝囊肿 B:细菌性肝脓肿 C:肝腺瘤 D:肝癌 E:肝脂肪瘤

患者男,42岁。体检彩超发现左肝上下径5.7cm,边缘锐利,肝包膜光整,血管纹理清晰,门静脉1.0cm,腔内未探及明显异常回声;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肝实质回声均匀。左右肝可探及多个中等回声,左肝最大1.0cmx0.4cm,右肝最大10.5cmx7.5cmx6.3cm,位于右肝前后交界近下缘处,界清。彩超结果(提示:肝脏多发实性病变。CT检查右肝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团块状低密度灶,CT值30~48,最大径6.5cmx6.5cm,边缘尚清楚,局部肝包膜外膨,增强后右肝低密度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外周呈结节样强化,延迟低密度灶缩小,部分呈等密度改变,提示右肝占位病变。肝功能,AFP和CEA正常,HbsAg阴性。)

该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提示:肝脏多发实性病变。CT检查右肝多个散在大小不等的团块状低密度灶,CT值30~48,最大径6.5cmx6.5cm,边缘尚清楚,局部肝包膜外膨,增强后右肝低密度灶明显缩小,部分病灶外周呈结节样强化,延迟低密度灶缩小,部分呈等密度改变,提示右肝占位病变。肝功能,AFP和CEA正常,HbsAg阴性。)

A:肝动脉栓塞术 B:血管瘤捆扎术 C:暂不处理,定期复查 D:冷冻治疗 E:微波固化治疗

某女性患者,21岁,3天来高热、黄疸、嗜睡。查体: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肋下未触及,肝区叩击痛。入院一周后,因胃肠道大出血进而昏迷死亡。

此时尸检,肝脏不会出现的病变是

A:肝脏广泛变性坏死,甚至全小叶坏死 B:肝脏内多量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 C:肝窦明显扩张充血及出血 D:残存的肝细胞再生明显 E:肉眼呈黄红色、质软

HDL将外周组织中多余的胆固醇运送到肝细胞进行加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HDL的外层是磷脂双分子层 B:HDL进入肝细胞无需直接穿过磷脂双分子层,但需ATP供能 C:胆固醇以HDL的形式存在,血液中HDL过高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D:HDL进入肝细胞后被内质网小囊泡消化,血胆固醇含量降低

药物吸收人血液由循环系统运送至靶部位后,并在该部位保持一定浓度,才能产生疗效;并且药物在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有些药物分布进入肝脏、肾脏等清除器官,有些药物分布到脑、皮肤和肌肉组织。

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不正确的有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给药时间 C:药物与组织亲和力 D:体内循环与血管通透性 E: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能力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