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4个月,因“发现黄疸1周”来诊。食欲差,尿黄。出生时因患“吸入性肺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满月后补种。其母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无皮疹;肝肋下3cm,脾未及。
患者可能的诊断包括(提示入院数天后,患儿黄疸加重,精神萎靡和哭闹不安交替;肝较入院时缩小。)
A:感染中毒性脑病 B:中毒性肝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混合感染其他病毒 E:肝衰竭 F:凝血功能障碍
患儿男,4个月,因“发现黄疸1周”来诊。食欲差,尿黄。出生时因患“吸入性肺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满月后补种。其母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中度黄染,无皮疹;肝肋下3cm,脾未及。
关于乙型肝炎病毒,叙述正确的有
A:有4种亚型 B:HBsAg效价高,HBeAg检出率也高 C:是近年来引起输血后肝炎的常见病毒 D:新生儿血检出HBeAg表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E:新生儿血检出HBsAg表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F:新生儿血检出抗HBc表示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属于缺陷病毒的肝炎病毒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输血后肝炎的常见病毒类型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而传播。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5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
我国慢性肝炎患者的主要肝炎病毒类型是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丁型肝炎病毒 E:戊型肝炎病毒
患者男,38岁,因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行原位经典肝移植术,术前检查乙型肝炎五项呈“大三阳”表现,HBV-DNA(+)。术中留置T管。术后4h患者清醒,12h后脱呼吸机拔除气管内插管,给予鼻导管吸氧3L/min,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胸部X线片:右侧胸腔积液。
为防止乙型肝炎复发,需采取的治疗方案是
A:静脉或肌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核苷类药物 B:单用核苷类药物 C:单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D:利巴韦林+干扰素 E:更昔洛韦
患者,男性,34岁,公司经理。1个月前出现低热,伴乏力,纳差,因工作繁忙未诊治,近1周以来,上述症状明显加重,不思饮食,食后即吐,查体:T37.2℃,重病容,皮肤重度黄染,并可见多处淤斑,腹水征(+),被诊断为"亚急型重型肝炎"。
导致该病人发展为重型肝炎的最可能原因是
A:原有肝脏疾病 B:过度劳累 C:服用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D: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 E:肝炎病毒的变异
男性,32岁。纳差,乏力,眼白发黄1周来门诊。化验:TB84μmol/L,ALT320U,抗HAV-Ign(+),HBsAg(+),HBeAg(+),抗HBc(+)
A:急性重症肝炎 B:慢性活动性肝炎 C:淤胆型肝炎 D:中毒性肝炎 E:亚急性重症肝炎 F:甲型肝炎合并乙型肝炎
甲型肝炎
A:注射,输血 B:飞沫传播 C:唾液传播 D:粪--口传播 E:垂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