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

有关该肿瘤错误的描述有 ( )

A:80%发生在5岁以下 B:肿瘤多呈结节状,界清质软 C:常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D:肿瘤组织中出现较多向成熟方向分化的成分提示预后较好 E:为低度恶性肿瘤

患者,女,40岁。反复腹泻便血入院。结肠镜示直肠肠腔内一菜花样肿物,大小3cmx3cmx2cm,表面出血坏死。手术切除病变肠管送检。

关于该肿瘤描述错误的是 ( )

A:临床可出现便秘和肠梗阻现象 B:最常发生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C:肿瘤组织中出现大量黏液,部分形成囊腺样结构 D:影响预后的因素有分化程度,浸润深度 E:发病高峰为20~30岁

患者男性,18岁,因颅内肿瘤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蝶鞍上部,球形,有包膜,直径3cm。

下列关于该肿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 B:实性区为团块及条索状排列的鳞状上皮 C:部分区可见造釉细胞瘤结构 D:相当于WHOI3级 E:肿瘤来源于颅咽管剩件的鳞状上皮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时,连续测定CEA将有助于疗效观察。手术完全切除者,一般CEA恢复正常的时间是术后

A:1周 B:2周 C:4周 D:6周 E:8周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浓度与癌症的组织类型有关,最敏感的肿瘤是

A:腺癌 B:鳞癌 C:低分化癌 D:上皮组织肿瘤 E:间叶组织肿瘤

CEA是一种重要的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主要用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结肠直肠癌,胰腺癌,胆管癌,肝癌,胃癌等的诊断。当肿瘤发生肝转移时,CEA升高尤为明显。

CEA是一种广谱肿瘤标志物,虽然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在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等方面,仍有重要临床价值。关于CEA,叙述错误的是

A:放疗和化疗的疗效不一定与肿瘤体积成正比,只要CEA浓度能随治疗而下降,则说明有效;若经治疗其浓度不变,甚至上升,则需更换治疗方案 B:经手术或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通常在术后第6周1次;术后3年内,每月1次;3~5年每3个月1次;5~7年每6个月1次;7年后1年1次,进行CEA检测以监测其复发和转移 C:妊娠期CEA也可升高 D:正常血清或血浆中也可能存在交叉反应性抗原对CEA检测结果造成干扰 E:CEA是一种存在于胎儿消化道上皮细胞内的含硫酸性糖蛋白

病人女性,41岁,腹泻1个月,伴有腹痛,腹胀,诊断:溃疡性结肠炎。

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重要手段是

A:CT检查 B:B超检查 C:腹部X-ray检查 D:腹部平片 E:结肠镜检查

结肠多发性肿瘤性息肉是

A:癌前病变 B:交界性肿痛 C:癌肉瘤 D:原位癌 E:非肿瘤性病变

某女性患者,64岁,右下腹及脐周隐痛3年,渐渐清瘦,近2个月来常有低热,体格检查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6cm×4cm大小的包块,较硬,尚可推动,压痛,锁骨上及腹股沟区未触及肿大淋巴结,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该患者被确诊为右侧结肠癌。

关于结肠癌,以下不正确的是

A:结肠癌可伴有贫血和发热 B:根据肿瘤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浸润型、溃疡型 C:左半结肠癌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 D:结肠癌的血行转移,多转移至肝 E:结肠癌淋巴转移首先转移到结肠旁淋巴结 F:结肠癌出现肝转移后五年生存率非常低,没有手术必要

右半结肠癌不包括下列哪些部位的肿瘤( )

A:盲肠癌 B:升结肠癌 C:右半横结肠癌 D:左半横结肠癌 E:乙状结肠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