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因子有14个,包括激肽系统的高分子量激肽原和激肽释放酶原,各自在凝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参与凝血第一阶段的外源性凝血系统因子,除Ca,磷脂外,还包括

A:凝血因子I3,Ⅶ,Ⅹ,Ⅴ B:凝血因子Ⅴ,Ⅷ C:凝血因子Ⅹa,Ⅴa,Ca,PF3 D:凝血因子Ⅴa,Ⅷa E:凝血因子I3,Ⅶa

即原始文献,是重要的参考文献源

A:期刊论文 B:网站信息 C:三级信息源资料 D:二级信息源资料 E:一级信息源资料

某女性患者,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妊娠8个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80/50mmHg,心率95次/分,尿少。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7×10/1,血小板85×10/L,纤维蛋白原1.78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3P试验阳性,尿蛋白(+++)、红细胞(++)。4小时后复查血小板75×10/L,纤维蛋白原1.6g/L。

该患者凝血系统异常的状态是

A:凝血系统被激活 B:纤溶系统被激活 C:凝血和纤溶系统同时被激活 D:凝血系统活性>纤溶系统活性 E:纤溶系统活性>凝血系统活性

某女性患者,29岁,因胎盘早期剥离急诊入院。妊娠8个月,昏迷,牙关紧闭,手足强直,眼球结膜有出血斑,身体多处有瘀点、瘀斑,消化道出血,血尿。血压80/50mmHg,心率95次/分,尿少。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2.7×10/L,血小板85×10/L,纤维蛋白原1.78g/L,凝血酶原时间20.9秒,3P试验阳性,尿蛋白(+++)、红细胞(++)。4小时后复查血小板75×10/L,纤维蛋白原1.6g/L。

该患者凝血系统异常的状态是

A:凝血系统被激活 B:纤溶系统被激活 C:凝血和纤溶系统同时被激活 D:凝血系统活性>纤溶系统活性 E:纤溶系统活性>凝血系统活性

反映外源凝血系统功能

A:出血时间 B: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C:血浆纤维蛋白定量 D: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E:凝血酶原时间

外源系统最常用的筛选试验是()

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APTT)测定 B: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 C:凝血酶时间测定 D:纤维蛋白原测定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形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还需外加因子 D: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E:激活因子Ⅻ的途径不同

内源凝血途径和外源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

A:启动方式不同 B: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C: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D:启动部位不同 E:启动时间不同

内源凝血途径和外源凝血途径的主要区别在于()

A:启动方式不同 B: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C:启动方式和参与的凝血因子不同 D:启动部位不同 E:启动时间不同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