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 2.30x10
/L,Hb 70g/L,WBC 3.5x10
/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 46x10
/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
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 )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女,28岁,一年来面色苍白,乏力,气短;检验结果:红细胞2.5x10
/L,血红蛋白55g/L,MCV14fl,MCH20pg,MCHC30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红细胞淡染区扩大,初步诊断缺铁性贫血
在进行血清铁检查时,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情况
A: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减少 B:血清铁减少,总铁结合力增加 C:血清铁减少,血清铁饱和度增加 D:血清铁减少,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减少 E:血清铁减少,血清铁蛋白增加
某病人红细胞计数3.5x10
/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
储存铁指的是
A:总铁结合力 B:血红蛋白 C:运铁蛋白 D:血清铁 E:骨髓含铁血黄素
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氨苄西林
A:三点校正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四氮唑比色法 D:气相色谱法 E:双相滴定法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维生素E
A:三点校正的紫外分光光度法 B:高效液相色谱法 C:四氮唑比色法 D:气相色谱法 E:双相滴定法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以下药物的含量测定,《中国药典》采用的方法为
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含量测定
A:非水溶液滴定法 B: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C: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D:酸碱滴定法 E:与亚硝基铁__在碱性条件下反应显色,与对照管进行比较
以下贫血铁代谢的特点是
铁粒幼细胞贫血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正常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D: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正常,铁饱和度增加 E: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增加
以下贫血铁代谢的特点是
铁粒幼细胞贫血。
A: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B:血清铁降低,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利度正常 C:血清铁正常,总铁结合力增加,铁饱和度下降 D: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正常,铁饱和度增加 E:血清铁增加,总铁结合力降低,铁饱和度增加
某女性患者,36岁,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
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此患者口服铁剂治疗14天,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2%,进一步治疗应该是
A:改服泼尼松 B:加服叶酸 C:改用肌内注射铁剂 D:继续口服铁剂 E:加用维生素B
某女,36岁,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
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此病人口服铁剂治疗14天,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2%,进一步治疗应该是
A:改服泼尼松 B:加服叶酸 C:改用肌内注射铁剂 D:继续口服铁剂 E:加用维生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