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26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红系低下,巨核细胞缺如。
对该患者有最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白血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患者女性,26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红系低下,巨核细胞缺如。
与该疾病无关的因素是
A:氯霉素 B:X射线接触 C:病毒感染 D:饮食因素 E:遗传倾向
患者女性,26岁。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红系低下,巨核细胞缺如。
对该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合理的休息与活动 B:饮食护理 C:预防颅内出血 D:心理护理 E: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病人女性,29岁。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红系低下,巨核细胞缺如。
该病人最有可能的诊断是
A:缺铁性贫血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急性白血病 D:慢性白血病 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病人女性,29岁。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有核细胞增生低下,粒系,红系低下,巨核细胞缺如。
与该疾病无关的因素是
A:氯霉素 B:X线接触 C:病毒感染 D:饮食因素 E:遗传倾向
某男,19岁,近1个月来头昏乏力明显,周身酸痛,四肢皮肤散在淤斑,血红蛋白由110g/L降至60g/L,白细胞1.0×10
/L,中性粒细胞占25%,淋巴细胞占75%,血小板15×10
/L。
如果骨髓像示增生极度低下,粒系红系增生低下,巨核细胞未见,网织红细胞0.1%,Hum试验阴性,最好的治疗是
A:如有合适供者,尽早行异基因骨髓移植 B: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 C:输血维持 D:雄激素 E:脾切除
某女性患者,19岁,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黄.20天前开始反复畏寒发热,体温波动于38~41℃之间,无咽痛,咳嗽,腹痛,腹泻及尿频,尿急,尿痛.血常规示三系细胞减低.胸片示"支气管周围炎".胸骨,髂骨两次骨髓穿刺均为"干抽",给予"先锋必","万古霉素"及激素治疗后体温曾恢复正常,血三系细胞也有所回升,停用激素及抗生素减量后体温再升高,并双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体检:T 37.5℃.重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肝肋下未触及,质中无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皮温正常,但双膝关节活动受限。
提示:血常规:Hb51g/L,WBC2.6×109/L,PLT30×109/L.幼稚粒细胞10%.肝功:TP59g/L,Alb30g/L,A/G:1.0;肾功,电解质正常;双膝关节摄片未见异常,腹超:脾肿大,厚度4.8cm;骨髓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极度减低,仅见少量成熟淋巴细胞.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外周血涂片红细胞形态基本正常.骨髓活检:脂肪组织几乎消失,原纤维细胞与纤维组织广泛增殖,粒细胞增生低下,成熟粒细胞可见,红细胞增生低下,幼红细胞簇少见,巨核细胞可见.Gomori染色+++.根据病史及上述化验检查结果,患者诊断考虑为
A:急性再障 B:慢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C:急性骨髓纤维化 D:纤维增生型MDS E:AML-M7
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低下常见于 ()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急性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