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因急性肝衰竭行原位肝移植后3个月,现发现肝功能异常,进行肝穿刺活检,组织学形态如图所示。 
综合以上图片本例排斥反应可能分级为
A:轻度慢性排斥反应 B:轻度急性排斥反应 C:中度慢性排斥反应 D:中度急性排斥反应 E:重度慢性排斥反应 F:重度急性排斥反应 G:不确定急性排斥反应
患者男,42岁,因“下肢外伤”来诊。伤口约4 cmx5 cmx6 cm,红,肿,热,痛,功能障碍,并流出异物和脓液。经住院治疗2个月余,伤口愈合。
影响患者伤口愈合的主要因素是
A:营养不良 B:年龄偏大 C:伤口异物 D:伤口感染 E: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F:未及时清创,抗感染
男性,32岁。因右上肢被火药枪击伤后出血3小时,当地医院行清创及TAT治疗后转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上肢肿胀,麻木,触痛,右腕关节功能障碍,右桡动脉未扪及搏动。右上肢CR片提示:右上肢见大量异物。
对异物的正确处理是
A:异物必须全部取出 B:异物可不作处理 C:异物大于0.5cm,有必要取出 D:异物若影响关节功能则必须取出 E:异物在大血管附近,如无血运障碍可不必取出
男性,44岁,因乙肝后肝硬化行原位肝移植术后1个月,常规抗病毒,保肝及抗排斥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出院。出院后1周突发黄疽,发热再次住院,检查发现T管引流液内可见絮状物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为
A:胆道合并症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乙肝复发 E:移植肝功能恢复不良
某男性患者,51岁,因乙肝后肝硬化行原位肝移植术后1个月,抗病毒、保肝及抗排斥治疗。肝功能恢复正常后出院。出院后1周突发黄疸、发热再次住院,检查发现T管引流液内可见絮状物
首先应考虑的诊断为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慢性排斥反应 D:乙肝复发 E:移植肝功能恢复不良
某男,29岁,尿毒症行肾移植术后1周,肾功能恢复正常,尿量2000ml/d。先口服抗排斥药物为CsA,MMF和Pred。术后第10天,患者开始出现全身乏力,T38.0℃,肌酐持续上升,移植肾区胀痛,尿量减少为800ml/d。
根据患者情况,首先应考虑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加速性排斥反应 C:急性排斥反应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慢性排斥反应
免疫学主要研究的是()。免疫学主要研究的是机体能识别自身和非已,排斥异物抗原、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
A: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B:机体识别、杀灭与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 C:机体清除损伤和衰老细胞的功能 D:机体自我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抗感染能力
Rh血型中抗原性最强的是()
A:C抗原性最强 B:e抗原性最强 C:E抗原性最强 D:D抗原性最强 E:c抗原性最强
Rh血型中抗原性最强的是()。
A:C抗原性最强 B:e抗原性最强 C:E抗原性最强 D:D抗原性最强 E:c抗原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