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6岁,因“消瘦,食欲减退及右上腹痛”来诊。查体: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肝大,腹腔积液。实验室检查:AFP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CT:肝内巨大结节,约10 cmx8 cm。肝穿刺组织学:细胞呈小梁状排列,小梁之间为肝窦样血管,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

肝细胞癌的细胞类型有

A:肝样细胞 B:透明细胞 C:梭形细胞 D:巨细胞 E:泡沫样细胞

男性,35岁,贫血已半年,经各种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肝肋下2cm,脾肋下1cm,浅表淋巴结未及。血象:RBC 2.30x10/L,Hb 70g/L,WBC 3.5x10/L,白细胞分类可见幼稚粒细胞为3%,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呈Pelger畸形,PLT 46x10/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为3%,早幼粒为4%,红系有巨幼样变,可见小巨核细胞。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为(+++),铁粒幼细胞为47%,环形铁粒幼细胞为19%。

以下何种疾病不会出现铁粒幼细胞增多 ( )

A:环形铁粒幼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D:缺铁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女,28岁,一年来面色苍白,乏力,气短;检验结果:红细胞2.5x10/L,血红蛋白55g/L,MCV14fl,MCH20pg,MCHC300g/L,网织红细胞1.5%,血涂片红细胞淡染区扩大,初步诊断缺铁性贫血

可以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实验是

A:细胞内铁减少,细胞外铁减少或消失 B:细胞内铁正常,细胞外铁正常 C:细胞内铁减少,细胞外铁增加 D:细胞内铁增加,细胞外铁增加 E:细胞内铁正常,细胞外铁减少

某病人红细胞计数3.5x10/L,确诊为缺铁性贫血

储存铁指的是

A:总铁结合力 B:血红蛋白 C:运铁蛋白 D:血清铁 E:骨髓含铁血黄素

(体内贮铁量与血浆铁的运转率的关系)

正常人对铁剂的吸收率为

A:5%-20% B:10%~20% C:15%-20% D:20%~40% E:20%-60%

(体内贮铁量与血浆铁的运转率的关系)

铁缺乏时铁剂的吸收率可达

A:5%-20% B:10%~20% C:15%-20% D:20%~40% E:20%-60%

女性,40岁,患类风湿关节炎数年,查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血小板正常。血清铁5.34μmol/L,铁蛋白400μg/L,总铁结合力升高,MCV68.5f1,MCHC35%,Coombs试验(-)

该患者骨髓铁染色检查特征是

A:骨髓细胞外铁阴性 B:骨髓细胞内铁和外铁均阴性 C:骨髓铁粒幼细胞增生 D:骨髓红细胞体积增大,中心淡染 E:骨髓铁粒幼细胞比例下降,外铁增加

女性,35岁,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

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此患者口服铁剂治疗14天,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2%,进一步治疗应该是

A:改服泼尼松 B:加服叶酸 C:改用肌内注射铁剂 D:继续口服铁剂 E:加用维生素B

某女性患者,36岁,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

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此患者口服铁剂治疗14天,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2%,进一步治疗应该是

A:改服泼尼松 B:加服叶酸 C:改用肌内注射铁剂 D:继续口服铁剂 E:加用维生素B

某女,36岁,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1.5%,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

经铁剂治疗5天,网织红细胞达6%。此病人口服铁剂治疗14天,血红蛋白85g/L,网织红细胞2%,进一步治疗应该是

A:改服泼尼松 B:加服叶酸 C:改用肌内注射铁剂 D:继续口服铁剂 E:加用维生素B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