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54岁。大便带脓血13天,有里急后重

为进一步诊断,最重要的方法

A:大便隐血实验 B:直肠指检 C:钡灌肠 D:腔内B超检查 E:肿瘤标记物

新生儿药动学的吸收特点中:

吸收

A:直肠给药亦不可能达到预期的吸收效果,对新生儿的治疗作用有限 B:与局部组织或器官的血流量,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的比例等密切相关 C:最重要的脏器是肝,新生儿肝功能尚未健全 D: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分泌功能发育不全,药物消除能力极差 E:个体差异

患儿女,10岁,腹泻20小时,大便次数为10次,初为水样便,后为米泔样,每次量多,无明显里急后重感,伴中度发热,呕吐4次。查体:T 38℃,中度脱水貌,肺(-)。粪便镜检WBC 5~10个/HP,悬滴法暗视野见快速运动的弧菌。

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

A:纠正酸中毒 B: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C:强心 D:腹膜透析 E:隔离

患儿女,10岁,腹泻20小时,大便次数为10次,初为水样便,后为米泔样,每次量多,无明显里急后重感,伴中度发热,呕吐4次。查体:T 38℃,中度脱水貌,肺(-)。粪便镜检WBC 5~10个/HP,悬滴法暗视野见快速运动的弧菌。

患儿应隔离至

A:症状消失后3天 B: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 C:大便性状正常 D:隔日大便常规正常3次 E:症状消失,且隔日大便培养连续3次阴性

某患儿,男,9岁,午餐跟爷爷叫外卖吃海鲜饭,晚上两人先后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黄色稀水便,量多,进而变为水样便、米泔样便,无伴里急后重,近5小时无尿。体检:T36.7℃,P125次/分,BP70/50mmHg,R26次/分,嗜睡,脉搏细速。皮肤干燥,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大便找到霍乱弧菌,此时应进行哪些处理

A:隔离至症状消失6日后,大便连续培养,每日1次,连续2次阴性 B:对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用干漂白粉按排泄量的1/5比例进行消毒 C: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D: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 E:可用SMZ-TMP治疗 F:不用隔离,对症处理

某男性患者,6岁,今日开始较频腹泻,水样便,继之呕吐,但无腹痛及里急后重,不发热,口渴,腓肠肌疼痛,查体:T36℃,脱水,出气较凉。血WBC20×10/L,便常规检查WBC0~2/HP,大便革兰染色有革兰阴性菌,悬滴法见运动快的细菌。

患者经治疗后脱水纠正,症状明显好转,但反见体温上升,T38.6℃,此发热最可能因为

A:再感染 B:二重感染 C:复发 D:药物所致 E:肠毒素被吸收入血循环

某男孩,8岁。午餐与祖父在街边进食海鲜饭。晚上两人先后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黄色稀水便,量多,进而变为水样便、米泔样便。无里急后重。近5小时无尿。体检:T36.7℃,P125次/分,BP70/50mmHg,R26次/分,嗜睡,脉搏细速,皮肤干燥,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患者入院应首先进行哪些检查

A:大便常规 B:血常规 C:大便弧菌培养 D:大便找寄生虫(卵) E:化验电解质 F:尿常规

某男孩,8岁。午餐与祖父在街边进食海鲜饭。晚上两人先后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黄色稀水便,量多,进而变为水样便、米泔样便。无里急后重。近5小时无尿。体检:T36.7℃,P125次/分,BP70/50mmHg,R26次/分,嗜睡,脉搏细速,皮肤干燥,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大便找到霍乱弧菌,此时应进行哪些处理

A:隔离至症状消失6日后,大便连续培养,每日1次,连续2次阴性 B:对患者的排泄物、呕吐物用干漂白粉按排泄量的1/5比例进行消毒 C: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D:对密切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 E:可用SMZ-TMP治疗 F:不用隔离,对症处理

某男孩,8岁。午餐与祖父在街边进食海鲜饭。晚上两人先后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黄色稀水便,量多,进而变为水样便、米泔样便。无里急后重。近5小时无尿。体检:T36.7℃,P125次/分,BP70/50mmHg,R26次/分,嗜睡,脉搏细速,皮肤干燥,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霍乱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

A:畏寒发热 B:腹泻 C:剧烈无痛性呕吐 D:呕吐物呈水样 E:腹痛 F:里急后重感

某男孩,8岁。午餐与祖父在街边进食海鲜饭。晚上两人先后出现呕吐腹泻,大便初为黄色稀水便,量多,进而变为水样便、米泔样便。无里急后重。近5小时无尿。体检:T36.7℃,P125次/分,BP70/50mmHg,R26次/分,嗜睡,脉搏细速,皮肤干燥,双肺未闻及啰音,心律齐,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其临床分期应是

A:泻吐期 B:脱水虚脱期 C:少尿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F:休克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