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8岁,因“面部红斑伴脱发,发热,关节痛2个月,头痛,记忆力减退1周”来诊。既往体健。查体:T 39.8 ℃,P,R,BP均正常;面部可见蝶形红斑;掌指毛细血管扩张;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诊断考虑的疾病是(提示 WBC 2x10
/L,N 0.78,L 0.21,Hb 76 g/L,PLT 40x10
/L,网织红细胞0.10;zongR 98 mm/h;尿蛋白(+++);ANA:1∶160,抗dsDNA(+)。)
A:肾病综合征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溶血性贫血 D: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 E:皮肌炎
患者女,18岁,因“面部红斑伴脱发,发热,关节痛2个月,头痛,记忆力减退1周”来诊。既往体健。查体:T 39.8 ℃,P,R,BP均正常;面部可见蝶形红斑;掌指毛细血管扩张;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升高,蛋白质升高,细胞数正常。脑电图:轻度异常。颅脑MRI:未见异常。)
A:狼疮性脑病 B:脑梗死 C:原发癫痫 D:精神分裂症 E:细菌性脑炎
患者,女,26岁,腹痛,腹泻2周,抗感染治疗无效。病程中伴有四肢关节酸痛及低热。体格检查:面部对称性暗红色斑疹,双手指甲周红斑,指腹侧瘀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4.2x10
/L,RBC302x10
/L,HB116g/L,P1T86x10
/L;尿常规示:尿蛋白(+++);大便常规示:黏液样便,脓球(-),WBC(-);腹部B超示:腹腔少量积液,肝脾正常。
如查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24小时尿蛋白1.86g/L;C30.43g/L;zongR64mn/h;用上述治疗方案一周后,患者腹痛腹泻消失,腹腔积液消失,复查zongR46mm/h;尿蛋白(++),患者的病情分析及下一步治疗方案下面哪种最合理
A:患者病情基本控制,治疗有明显效果,渐停用所有药物 B:患者病情得到初步控制,治疗有效,但仍需维持原治疗方案至4~6周时间,待病情完全缓解再渐减量原用药量 C:患者病情虽有好转,但仍未完全控制,应换用其他更有效的药物 D:患者病情虽有好转,但仍未完全控制,应加大原药物用量 E:治疗有效,停用所用药物 F:丙种球蛋白
患者,女性,30岁,反复关节疼痛3年,头昏6个月,皮肤黄染5天入院。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明确,未正规治疗。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90次/分,律齐,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1.0cm,脾肋下4cm。血常规:WBC 2.5x10
/L,Hb 62g/L,PLT 44x10
/L,网织红细胞0.1。肝功:间接胆红素25μmol/L,血象可见晚幼红细胞,红细胞大小正常,形态均一,可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粒红比0.8:1。
提示:患者治疗出院后自行停服激素,在劳累受凉后突发高热,头痛,神志异常,牙龈渗血,腰部酸胀。查体见皮肤苍白,皮肤可见瘀斑,巩膜黄染,肝脾轻度肿大。血常规:WBC10.5x10
/L,Hb83g/L,PLT18x10
/L,网织红细胞0.2,外周血片可见破碎红细胞。血EB病毒抗原(+)。血尿素,肌酐升高。尿常规:隐血(+++),蛋白(++),可见管形。患者出现上述病症的机制是
A:自身抗体破坏红细胞和血小板 B: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破坏血小板 C: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D:血清纤维蛋白原消耗过多 E:血管内皮损伤 F:以上都是
女,35岁,月经规律,16天,量中,无痛经,近3年出现经期腹痛,且进行性加重,需服止痛剂止痛,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双附件区均可及肿物,边界不清,活动差,B超示:双附件区均可见6.0cmx5.8cmx5.1cm的包块,包块内回声不均。
手术操作中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措施包括
A:缝合子宫壁时,应避免缝针穿透子宫内膜层 B:关闭腹腔后,用生理盐水洗净腹壁切口 C:月经来潮前禁做各种输卵管通畅试验 D:宫颈及阴道手术应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 E: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时,吸管应缓慢拔出 F:进入宫腔内的经腹手术,应用纱布垫保护好子宫切口周围术野
患儿男,6岁。反复咳嗽,咳痰3年,常见于清晨起床后,曾有重症麻疹肺炎病史,否认结核接触史,接种卡介苗。查体:消瘦,面色苍白,心音有力,律齐,肺底可闻及中细湿啰音,甲床发绀,可见杵状指。
患儿首先选择的治疗是
A:抗感染 B:输丙种球蛋白 C:肺移植 D:切除病肺 E:加强营养
某女性患者,31岁,反复关节疼痛3年,头昏6个月,皮肤黄染5天入院。既往患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明确,未正规治疗。无肝炎、结核等病史。查体:皮肤、巩膜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90次/分,律齐,心肺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肝肋下1.0cm,脾肋下4cm。血常规:WBC 2.5×10
/L,Hb 62g/L,PLT 44×10
/L,网织红细胞0.1。肝功:间接胆红素25μmol/L,血象可见晚幼红细胞,红细胞大小正常,形态均一,可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中晚幼红细胞增多,粒红比0.8:1。
提示:患者治疗出院后自行停服激素,在劳累受凉后突发高热、头痛、神志异常,牙龈渗血,腰部酸胀。查体见皮肤苍白,皮肤可见瘀斑,巩膜黄染,肝脾轻度肿大。血常规:WBC10.5×10
/L,Hb83g/L,PLT18×10
/L,网织红细胞0.2,外周血片可见破碎红细胞。血EB病毒抗原(+)。血尿素、肌酐升高。尿常规:隐血(+++),蛋白(++),可见管形。患者出现上述病症的机制是
A:自身抗体破坏红细胞和血小板 B: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破坏血小板 C: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D:血清纤维蛋白原消耗过多 E:血管内皮损伤 F:以上都是
某女性患者,27岁,腹痛、腹泻2周,抗感染治疗无效。病程中伴有四肢关节酸痛及低热。体格检查:面部对称性暗红色斑疹,双手指甲周红斑,指腹侧瘀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4.2×10
/L、RBC302×10
/L、Hb116g/L、PLT86×10
/L;尿常规示:尿蛋白(+++);大便常规示:黏液样便,脓球(-),WBC(-);腹部B超示:腹腔少量积液,肝脾正常。
如查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24小时尿蛋白1.86g/L;C30.43G./L;ESR64mm/h;用上述治疗方案一周后,患者腹痛腹泻消失,腹腔积液消失,复查ESR46mm/h;尿蛋白(++),患者的病情分析及下一步治疗方案下面哪种最合理
A:渐停用所有药物 B:维持原治疗方案至4~6周时间,待病情完全缓解再渐减量原用药量 C:换用其他更有效的药物 D:应加大原药物用量 E:治疗有效,停用所用药物 F:丙种球蛋白
临床观察到一头高产奶牛精神、食欲基本正常,但乳产量下降,乳中蛋白和脂肪含量下降,乳房、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CMT检查出现沉淀或凝胶。
进一步测定体细胞数,每毫升乳汁中含体细胞数最有可能是
A:5万 B:10万 C:20万 D:30万 E:50万
临床观察到一头高产奶牛精神、食欲基本正常,但乳产量下降,乳中蛋白和脂肪含量下降,乳房、乳汁无肉眼可见变化,CMT检查出现沉淀或凝胶。
再做乳汁中离子浓度测定,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Na+、Cl-增加 B:Na+、Cl-减少 C:Na+、Cl-浓度不变 D:Cl-减少 E:Ca2+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