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1d,因“出生后拒奶,无排尿及排粪,并皮肤出血点及淤斑1d”来诊。家中出生,出生时不哭,拍足底2min后出现哭声。查体:T35.8℃;股及臀部硬结,躯干和四肢皮肤出血点,淤斑,末梢循环差。实验室检查:PLT<70x10/L,PT22s,APTT85s,纤维蛋白原1.0g/L,D-二聚体(+)。

治疗过程中,在进行实验室检查抽血后,出现局部出血不止时,首选药物是

A:维生素K1 B:凝血因子Ⅷ C:肝素 D:泼尼松 E:凝血酶

 人类是肠道病毒的天然宿主,流行季节主要在夏,秋季, 不同的肠道病毒可能引起相同的病症,而同一种病毒也可能引起不同的病症,要判断病原体必须依靠实验室的检查与鉴定。

有关肠道病毒的实验室检查,叙述错误的是

A:组织培养分离肠道病毒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 B:核酸检测是病原体确认的主要实验室检测方法 C:各种抗血清交叉混合物的分组中和试验可进行病毒血清学分型 D:评价肠道病毒检测结果时必须注意感染发生的易感部位和非易感部位 E:患者粪便中检测到肠道病毒说明一定存在现症感染

某医院临床实验室为了配合甲型H1N1流感诊治的需要,拟开展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甲型H1N1病毒分离鉴定,血,尿,粪常规检测,生化常规检测,血气分析,T细胞亚群分析等工作,医院为实验室配备了一台A2型生物安全柜,为工作人员准备了一定数量的防护用品,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样本由专人进行运送。

开展上述检测工作时,实验室正确的做法是

A:开展各项实验前,应对实验样本及实验活动进行风险评估 B:只有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样本需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和处理,其他常规检测样本无需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所有样本操作均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 C:用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的患者咽拭子无需包装,由专人直接送往实验室即可。 D:所有实验废弃物应按感染性废弃物收集,并在实验室内__后再移出 E:生物安全柜前面的进气格栅不能被物品阻挡 F:采用含有密闭离心桶的离心机离心样本时,如果怀疑封闭的离心桶内有管子破裂,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装卸

初产妇,25岁妊娠39周,宫口开全,抬头__已1小时无进展,行会阴左侧切开,顺利娩出一男婴,体重3.4kg,8分钟后胎盘娩出,检查胎盘胎膜完整,会阴伤口外缝3针,产后在产房观察2小时,阴道出血不多。产后体格检查:T37.5℃,P60次/分,R18次/分,BP120/70mmHg,实验室检查:WBC17x10L(产后第一天)。

产后出现白细胞增高,体温升高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产程中过度疲劳有关 B:一般24小时后可降至正常 C:产程中存在感染 D:及时应用抗生素 E:属产后正常现象,一般无需处理

患者,男,67岁,1年前诊断为心绞痛,今日午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疼痛,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急诊入院,医嘱要求检查CPK。

适宜的采血时间是

A:即刻 B:睡前 C:晚饭前 D:服药后2小时 E:次日晨起空腹

人类是肠道病毒的天然宿主,流行季节主要在夏、秋季, 不同的肠道病毒可能引起相同的病症,而同一种病毒也可能引起不同的病症,要判断病原体必须依靠实验室的检查与鉴定。

有关肠道病毒的实验室检查,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组织培养分离肠道病毒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 B:核酸检测是病原体确认的主要实验室检测方法 C:各种抗血清交叉混合物的分组中和试验可进行病毒血清学分型 D:评价肠道病毒检测结果时必须注意感染发生的易感部位和非易感部位 E:患者粪便中检测到肠道病毒说明一定存在现症感染

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每周对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并分离得到不同型别的流感毒株,实验结束后对废弃的标本等废弃物、环境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下述消毒处理的方法中,不适合用于消毒该实验室废弃物的方法是

A:压力蒸汽灭菌 B:脉动真空蒸汽灭菌 C: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 D:紫外线照射 E:75%乙醇浸泡

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每周对哨点医院送检的流感样病例标本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并分离得到不同型别的流感毒株,实验结束后对废弃的标本等废弃物、环境等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该实验室应该重点关注的消毒对象是

A:生物安全柜 B:检测仪器设备 C:实验室地面和工作台面 D:实验室空气 E:可能受到污染的所有物品与环境

下列哪项是不能在实验室采血的原因:()

A:献血环境不卫生.不安全 B:不能在献血者晕厥状态下给予及时抢救 C:实验室不允许存放食物和饮料 D:实验室不能为献血者提供必要的疾病诊断条件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