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因“睾丸无痛性肿大3个月余”来诊。镜下:肿瘤间质可见肉芽肿和淋巴细胞浸润。

患者的诊断最有可能是

A:胚胎性癌 B: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C:精原细胞瘤 D:卵黄囊瘤 E:多胚瘤 F:绒毛膜癌 G:畸胎瘤 H: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

 患者男,42岁,因“睾丸无痛性肿大3个月余”来诊。镜下:肿瘤间质可见肉芽肿和淋巴细胞浸润。

形态学上需要与之鉴别的肿瘤有

A:Leydig细胞瘤 B:淋巴瘤 C:Sertoli细胞瘤 D:视网膜胚基瘤 E:粒细胞肉瘤 F:颗粒细胞瘤

 患者女,62岁,因“阴道出血”来诊。患者无高血压或血压剧烈波动史,无电解质紊乱或其他症状。B型超声:右腹腔上方低回声团,考虑肾上腺来源肿瘤可能。CT:右肾上腺占位。手术见右肾上腺区一肿瘤,5 cmx3 cmx3 cm,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大体检查:结节状肿物1个,4 cmx3 cmx3 cm。切面质软,淡黄灰褐色,可见灶性出血。镜下:肿瘤一侧见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肿瘤边界清楚,未见明确包膜。肿瘤细胞呈多角形,卵圆形或圆形,核有多形性,大小不一,可见个别巨核细胞,核浆比例较大,胞质嗜碱性,核分裂0~3个/10HPF。肿瘤细胞大多成片排列,但可见明显的以血管为中心的菊形团结构。可见灶性坏死及血管内瘤栓。

该肿瘤的鉴别诊断包括

A:肾上腺皮质腺瘤 B:嗜铬细胞瘤 C: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癌 D:神经内分泌癌 E:神经母细胞瘤 F:后腹膜肿瘤浸润肾上腺

 患者女,55岁,因“全程无痛性肉眼血尿5 d”来诊。B型超声:膀胱内实质性团块。盆腔CT:膀胱轮廓不光整,膀胱前壁不规则增厚,呈软组织团块影,增强后轻度强化。病理检查:肿瘤组织3 cmx2 cmx1 cm。显微镜:肿瘤细胞长梭形,呈束状,旋状排列,间质富于黏液。肿瘤细胞浸润性生长,浸润至肌层,如图所示。 总题库LOGO

关于膀胱炎性肌成纤维细胞瘤,叙述正确的有

A:大多预后良好,可有局部复发,但不转移 B:组织学构型可分为结节性筋膜炎样,纤维组织细胞瘤样和瘢痕或硬纤维瘤样 C:肿瘤内可有不成熟的神经节细胞样肌成纤维细胞 D:肿瘤常有ALK基因的易位,而常常表达ALK蛋白,但也提示有复发可能 E:肿瘤组织MSA/SMA,Caldesmon常常阳性 F:肿瘤组织desmin,myoglobin,Myo-D1常常阳性

 患者女,54岁,右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经典型)术后3年,右腋下淋巴结(0/18),ER及PR均阳性,CerbB-2阴性,术后内分泌治疗中。现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1周,活动度差,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左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行乳房切除及同侧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大体检查:左乳肿瘤形态不规则,3.9 cmx3.1 cmx2.8 cm,边界不清,质硬,切面灰白色。

光镜下病理组织学形态如图所示。最有可能的病理诊断是 总题库LOGO 总题库LOGO

A: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 B:浸润性导管癌特殊型 C:浸润性小叶癌经典型 D:浸润性小叶癌变异型 E:黏液癌

 患者女,54岁,右乳腺浸润性小叶癌(经典型)术后3年,右腋下淋巴结(0/18),ER及PR均阳性,CerbB-2阴性,术后内分泌治疗中。现发现左乳内上象限肿物1周,活动度差,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左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行乳房切除及同侧腋下淋巴结清扫术。大体检查:左乳肿瘤形态不规则,3.9 cmx3.1 cmx2.8 cm,边界不清,质硬,切面灰白色。

浸润性小叶癌更为常见的转移部位是

A:骨 B:肺 C:子宫,卵巢 D:脑膜以及其他的浆膜性组织 E:胃肠道

子宫颈癌时,癌浸润已达阴道下1/3,宫旁浸润已达盆壁应属于

A:I2b期 B:I3a期 C:I2a期 D:I3b期 E:Ⅳa期

子宫颈癌分期:浸润已达阴道下1/3,宫旁浸润已达盆壁为

A:I2a期 B:I2b期 C:I3a期 D:I3b期 E:Ⅳa期

侵犯阴道下1/3宫旁浸润未达盆壁

A:I1A B:I2A C:I2B D:I3A E:ⅣA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