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3岁,因“颈部,腋窝反复出现红斑基础上水疱5年”来诊。3年前已诊断为“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
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的特点不包括
A:为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 B:由不规则的显性基因引起 C:其特征为反复发生群集的水疱和大疱 D:主要位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 E:尼氏征(-)
患者,男,43岁,10余年前每于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减,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x1.Ocm~1.Ocmx2.O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该病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主要区别是
A:组织病理示表皮下/表皮内水疱 B:尼氏片阳性/阴性 C: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阴性 D: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阳性 E:紧张性/松弛性水疱
患者,男,43岁,10余年前每于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减,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x1.Ocm~1.Ocmx2.O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该病的好发部位是
A:躯干 B:四肢 C:腔口黏膜 D:掌跖部位 E:颈,腋窝,腹股沟等易摩擦的部位
某男性患者,28岁,颈部烧伤后出现颈胸部瘢痕挛缩畸形,拟采用面颈部扩张皮瓣修复。
若皮肤缺损面积较大,采用颈部推进扩张术会出现
A:颈部变短 B:颏颈角变钝 C:颏颈角消失 D:以上都正确 E:以上均不出现
某女,37岁,面部、颈部、双手等暴露部位出现肿胀,其上有少许丘疹、水疱,感瘙痒。
皮损鲜红肿胀,其上有水疱,水疱破裂后见糜烂渗液、疼痛,发热,便干,溲赤,以下不正确的处理是
A:清热除湿,凉血解毒 B:勿食海鲜等发物 C:避免摩擦、搔抓局部 D:青黛油膏外涂 E:禁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某男性患者,35岁,半年前反复出现口腔溃疡,有灼痛且不易愈合;近两个月来在头面、颈部、胸背、腋下及腹股沟部起红斑,1周后陆续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黄豆至蚕豆大小水疱,部分还可融合成大疱,疱壁薄且松弛,尼氏征阳性,水疱破裂后所形成的糜烂不易愈合,故前来就诊。
确诊的最佳辅助检查是
A:电镜检查 B:检测有无天疱疮抗体 C:取皮损或皮损周围"正常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检查 D:细胞学涂片 E:盐裂皮肤间接免疫荧光检查
某男性患者,44岁,10余年前每于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减,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1.0cm~1.0cm×2.0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该病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的主要区别是
A:组织病理示表皮下/表皮内水疱 B:尼氏征阳性/阴性 C:直接/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阴性 D:直接免疫荧光检测阳性 E:紧张性/松弛性水疱
某男性患者,44岁,10余年前每于夏季在腹股沟、大腿内侧、腋下出现皮疹,主要表现为红斑、小水疱,自觉瘙痒,抓挠后有渗出。一般夏季加重,冬季缓减,每年反复发作。其父有类似病史。皮科情况:双腋下0.5cm×1.0cm~1.0cm×2.0cm大小红斑,无糜烂及渗液;双大腿根部内侧大片红斑,中央糜烂渗液,有异味。红斑边缘见黄豆大水疱,壁松弛,疱液混浊,尼氏征阳性。
该病的好发部位是
A:躯干 B:四肢 C:口腔黏膜 D:掌跖部位 E:颈、腋窝、腹股沟等易摩擦的部位
青年女性,从事编辑工作5年,颈肩部酸胀不适2年余。患者自觉近来症状加重,头颈部如何放置都出现酸胀不适,严重时可出现颈椎活动明显受限。
若该患者行颈椎MRI检查,可能出现的异常为
A:颈椎间盘突出 B:颈椎黄韧带肥厚 C: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曲 D:颈椎脊髓信号改变 E:颈椎骨质增生明显
患者男,23岁,因“颈部、腋窝反复出现红斑基础上水疱5年”来诊。3年前已诊断为“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家族性慢性良性天疱疮的特点不包括()。
A:为一种罕见遗传性疾病 B:由不规则的显性基因引起 C:其特征为反复发生群集的水疱和大疱 D:主要位于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等处 E:尼氏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