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0岁,因“腭部肿块1年,出现表面溃疡1个月”来诊。CT:腭部肿物境界清楚,直径约4 cm。行临床穿刺活检,组织学发现良性形态上皮细胞巢以及巢间有黏液及玻璃样变物质沉积。
最佳病理诊断为(提示 完整切除标本送检,肿瘤无包膜,直径3.5 cm,切面均质,分叶状,灰黄色,质硬。无出血,坏死。组织学检查:瘤细胞圆形或卵圆形核,核仁不明显,未见核分裂,形成实性,管状,筛孔状,囊样或呈同心圆形靶样排列;间质有黏液或玻璃样变,可见周边涎腺组织内周围神经生长。)
A:黏液表皮样癌 B:多形性腺瘤 C: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D:囊腺癌 E: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F:腺样囊性癌
患者女,15岁,因“皮肤反复瘙痒,渗出14年”来诊。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颈部,肘窝,腘窝,背部均有苔藓样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湿疹 B:特应性皮炎 C:神经性皮炎 D:剥脱性皮炎 E:皮肤淀粉样变
患者女,15岁,因“皮肤反复瘙痒,渗出14年”来诊。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颈部,肘窝,腘窝,背部均有苔藓样变。
对该患者必备的处理是
A:皮肤保湿 B:抗生素抗感染 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抗炎 D:环孢素 E:变应原检测
患者女,25岁,因“皮肤反复瘙痒,渗出20年”来诊。变应性鼻炎病史12年。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颈部,肘窝,腘窝,背部均有苔藓样变。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湿疹 B:特应性皮炎 C:神经性皮炎 D:剥脱性皮炎 E:皮肤淀粉样变
患者女,25岁,因“皮肤反复瘙痒,渗出20年”来诊。变应性鼻炎病史12年。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颈部,肘窝,腘窝,背部均有苔藓样变。
该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皮损突然加重,出现明显红肿渗液和脓疱,最可能的原因是
A:药物反应 B:反跳 C: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D:食入辛辣食物 E:自身敏感性皮炎
患者女,25岁,因“皮肤反复瘙痒,渗出20年”来诊。变应性鼻炎病史12年。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颈部,肘窝,腘窝,背部均有苔藓样变。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手部突然出现疼痛性红斑和水疱,首选药物是
A:红霉素 B:无环鸟苷 C:氯雷他定 D:泼尼松 E:硼酸
患者女,45岁,因“全身反复瘙痒,渗出,久治不愈5年”来诊。查体:全身皮肤干燥,躯干和四肢伸侧可见红斑,丘疹,成片苔藓样变。
患者检查均无异常,可以选择的治疗包括
A:皮肤保湿 B:系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局部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环孢素 E:PUVA F:窄谱UVB G:湿包治疗
患者女,5岁,因“全身反复瘙痒,渗出5年”来诊。患者生后1个月即出现红斑瘙痒,久治不愈。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面颈部,四肢均可见成片苔藓样变。
除了已经给出的他觉症状外,该患者还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
A:掌纹症 B:毛周角化症 C:皮肤划痕 D:白色糠疹 E:唇炎 F:多汗 G:白内障 H:面部苍白
患者女,5岁,因“全身反复瘙痒,渗出5年”来诊。患者生后1个月即出现红斑瘙痒,久治不愈。查体:全身皮肤干燥,面颈部,四肢均可见成片苔藓样变。
该患者除皮损外,其他检查无异常,可以选择的治疗包括
A:皮肤保湿 B:系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C:局部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D:环孢素 E:PUVA F:窄谱UVB G:湿包治疗
某女性患者,43岁,无意中发现左乳房内上方约3cm×2cm的质硬肿块,无疼痛。肿块表面有"橘皮样"变。体格检查又发现左腋窝有1.2cm×1cm大小质硬淋巴结,肿块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左乳癌。
乳癌表面皮肤"橘皮样"改变的原因是
A:乳房皮下淋巴管阻塞 B:肿瘤侵犯Copper韧带 C:肿瘤侵犯较大乳管 D:肿瘤与皮肤深部粘连 E:肿瘤侵犯皮下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