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岁,患者身体及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童相仿,一般活动不受限,剧烈活动后有口唇轻度发绀,测末梢血氧饱和度约86%,行心脏增强CT,如下图所示。

心脏CT表现提示该患者的心脏畸形为

A: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B:完全型无顶冠状静脉窦 C:冠状动静脉瘘 D:部分中间型无顶冠状静脉窦 E:全部体静脉异位引流

患者男,4岁,患者身体及智力发育与同龄儿童相仿,一般活动不受限,剧烈活动后有口唇轻度发绀,测末梢血氧饱和度约86%,行心脏增强CT,如下图所示。

术中探查发现该患者合并左上腔静脉并直接引流入左心房,针对该患者的心脏畸形,最适合的手术方式是

A:左心房上途径补片内隧道术 B:左心房下途径冠状窦造顶术 C:房间隔重建术 D:修补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时将冠状静脉窦开口留于左心房内 E:左上腔静脉与右心耳吻合术

患者男性,53岁。近期出现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片示3cmx2cm大小的右肺肿块影,支气管纤维镜检查为鳞癌,拟行右肺叶加淋巴结切除。

对患者术前指导不正确的是

A:指导患者练习腹式深呼吸,有效咳嗽和翻身,可促进肺扩张,并利于术后配合 B:指导患者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有效配合术后康复,预防肺部并发症 C: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腿部运动,避免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D:手术侧手臂及肩膀运动练习,维持关节全范围运动及正常姿势 E:避免告诉患者在手术后安放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以免患者焦虑

患者男性,53岁。近期出现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胸片示3cmx2cm大小的右肺肿块影,支气管纤维镜检查为鳞癌,拟行右肺叶加淋巴结切除。

术后患者安置胸腔引流管,为保证胸腔通畅,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密切观察引流液量,色,性状 B:当引流出多量血液时,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立即通知医师 C: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钳闭状态 D:术后24~72小时患者病情平稳,无气体及液体引流后,可拔除引流管 E:全肺切除术后的胸腔引流管一般呈开放状态

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有ABO和Rh血型系统。在ABO血型系统中,在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含B凝集原的为B型,若含有A、B两种凝集原则为AB型;O型者,血清含有抗A、抗B凝集素。

某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则其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一定

A:含A凝集原 B:含B凝集原 C:不含A凝集原 D:不含B凝集原 E:不含A凝集原与B凝集原

红细胞血型系统主要有ABO和Rh血型系统。在ABO血型系统中,在红细胞膜上只含有A凝集原的为A型,只含有B凝集原的为B型,若含有A、B两种凝集原则为AB型;O型者,血清含有抗A、抗B凝集素。

某人的血清中只含有抗A凝集素,则其红细胞的细胞膜上一定

A:含A凝集原 B:含B凝集原 C:不含A凝集原 D:不含B凝集原 E:不含A凝集原与B凝集原

某女性患者,49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月来感乏力,2d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致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

本例治疗方案拟定在下列组合中以哪一组比较适合

A: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原方案不变 B:利福平、吡嗪酰胺与氟嗪酸3种新药联合 C: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联合 D: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原方案再加环丙沙星 E:利福喷汀、吡嗪酰胺与阿米卡星联合

某女性患者,49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月来感乏力,2d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致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

如果该患者既往治疗极不规则,而肺结核复发,则复治方案必须做到:

A:全部应用未曾用过的新药 B:保留异烟肼,再联合至少两种预计敏感药物 C:原方案再加利福平或利福喷汀 D: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 E:原方案加利福平、环丙沙星

某女性患者,49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月来感乏力,2d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

本例治疗方案拟定在以下组合中以哪一组比较适合

A: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原方案不变 B:利福平、吡嗪酰胺与氟嗪酸3种新药联合 C: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联合 D: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原方案再加环丙沙星 E:利福喷汀、吡嗪酰胺与阿米卡星联合

某女性患者,49岁,5年前患右上肺结核,痰菌阳性,经异烟肼、链霉素和乙胺丁醇治疗6个月,痰菌转阴,病灶明显吸收,自行停药,未再随访。近1月来感乏力,2d前起咳嗽,痰中带血就诊。X线胸片示右上肺大片密影,边缘不清,密度不均,高密度病灶部分隐约见有钙化。侧位病变位于肺上叶尖后段,呈团块状,约4cm×4.5cm大小,边界毛糙。家庭中近期有人患肺结核。

如果该患者既往治疗极不规则,而肺结核复发,则复治方案必须做到

A:全部应用未曾用过的新药 B:保留异烟肼,再联合至少两种预计敏感药物 C:原方案再加利福平或利福喷汀 D: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联合 E:原方案加利福平、环丙沙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