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女,10岁,因“高热16d”来诊。当地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查体:卡瘢(+),余无异常。实验室检查:骨髓检查,血细菌培养,肥达反应均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病后10d):双下肺小点状阴影。腹部B型超声:未见异常。
胸部CT:双肺可见密度,大小一致的点状阴影,分布均匀。可能诊断为
A: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并原发型肺结核 B: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C:肺炎 D:原发型肺结核 E: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患者男,50岁,因右肺癌行右侧肺野放射治疗,患者原有糖尿病病史。放疗35 d患者出现乏力,干咳,低热并气急症状,右肺底可闻及湿啰音,查血白细胞3x10
/L,中性粒细胞0.67,胸片提示右肺弥漫性片状模糊浸润阴影。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肺炎 B:放射性肺损伤 C:巨细胞病毒肺炎 D:肺结核 E:肺部真菌感染
患者男,50岁,因右肺癌行右侧肺野放射治疗,患者原有糖尿病病史。放疗35 d患者出现乏力,干咳,低热并气急症状,右肺底可闻及湿啰音,白细胞3x10
/L,中性粒细胞0.67,X线胸片提示右肺弥漫性片状模糊浸润阴影。
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肺炎 B:放射性肺损伤 C:巨细胞病毒肺炎 D:肺结核 E:肺部真菌感染
患者男,52岁。低热干咳4个月,活动后气促2个月,体检:双下肺Velcro音,胸片双下肺弥漫性网状结节影,肺功能显示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肺功能不应出现
A:肺活量降低 B:肺总量降低 C:残气量降低 D:CO
弥散量降低 E:FEV
/FVC降低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1岁,因“气促,咳嗽4月,加重15天”入院。4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气促,伴轻微咳嗽,咳少许白色泡沫痰,偶有阵发性右下胸隐痛不适。15天前患者受凉后出现气促加重。伴咳嗽,咯少量黄色粘痰。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咳嗽减轻,黄痰消失,但气促缓解不明显。查体:T37℃,呼吸稍促,口唇无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余无阳性体征发现。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该患者还需要完善哪些主要辅助检查? 提示:血常规:WBC 7.0N 67%,胸片示双肺弥漫性斑片状阴影,对称分布于双侧中,下肺野,自肺门向外放射,其中可见散在小结节影,大小不等。
A:肝肾功能 B:痰涂片找抗酸杆菌 C:痰肿瘤细胞学检查 D:肺功能测定 E: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 F:胸部CT增强扫描 G:支气管镜检查(经支气管肺活检并刷片) H:肺灌洗液PAS染色
某男性患者,32岁,因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于3个月前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后维持抗排异治疗。近2周来发热,38.5~39℃,轻咳,伴气急。X线胸片检查显示:两肺弥漫性细小结节状阴影,部分有融合拟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假定经检查不能确定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以下疾病中首先要考虑哪一种
A:其他病原体感染 B:肺泡细胞癌 C: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D:肺泡蛋白沉着症 E:排异反应
某男性患者,61岁,进行性呼吸困难、间断发热1年,伴有干咳,偶有黄白痰,活动后气短明显,有间断发热,在当地按"肺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近一周气短症状加重来诊。查体:慢性病容,呼吸略促,口唇发绀,双肺背部可闻及Velcro啰音,心率100次/分,无杂音,可见杵状指。肺CT示两肺中下叶弥漫性结节、网格状阴影,近胸膜下可见蜂窝肺改变。肺功能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降低。无特殊环境接触史和用药史。
以下哪些不属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
A:特发性肺纤维化 B: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C:急性间质性肺炎 D:结节病 E:过敏性肺泡炎 F:肺泡蛋白沉积症 G: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H:慢性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 I:脱屑性间质性肺炎 J: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 K:隐源性机化性肺炎
某女性患者,21岁。低热,乏力,盗汗2周,近3日少量咯血,胸片见右上肺尖部淡片阴影。
引起肺结核大咯血的原因通常是
A:支气管肺癌 B:结核侵蚀小血管 C:结核破坏了肺组 D:肺结核空洞内动脉瘤破裂 E:肺结核所致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