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岁,不规则发热,咳嗽6个月,间断腹泻,粪便无脓血,反复抗菌无效,病后体重减少1 kg,3年前曾到非洲工作,1年前回国。
临床考虑是否同艾滋病有关,更有价值的检查是
A:痰培养 B:胸部CT C:血清抗-HIV D:HIV分离 E:CD4/CD8比值,CD4计数
患者男,40岁,不规则发热,咳嗽6个月,间断腹泻,粪便无脓血,反复抗菌无效,病后体重减少1 kg,3年前曾到非洲工作,1年前回国。
诊断该病的实验室检查是
A:检测抗-HIV B:粪培养 C:胸部X线片 D:取血分离HIV E:查血疟原虫
一般将病毒抗原的加工与递呈分为MHCI1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与MHCI2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
有关病毒感染时MHCI1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正确的是
A:又称为外源性抗原递呈 B:辅助B淋巴细胞成熟为浆细胞 C:与CD8+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D:与CD4+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E:诱生T淋巴细胞释放IFN-γ,TNF-α,IL-2等细胞因子
一般将病毒抗原的加工与递呈分为MHCI1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与MHCI2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
有关病毒感染时MHCI2类分子限制的抗原递呈,正确的是
A:又称为内源性抗原递呈 B:诱生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与CD8+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D:与CD4+ 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 E:病毒在细胞内复制故主要为内源性抗原递呈
女性,20岁。高热伴双手关节肿痛1个月,水肿10天。查体:T:39.2℃,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有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水肿。化验示:尿蛋白(+++),尿RBC 20个/HP,血清白蛋白23g/L。ANA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
除外抗ds-DNA抗体,下列也是该病特异性抗体的是
A:ANA B:抗U1-RNP抗体 C:抗Sm抗体 D:抗Jo-1抗体 E:抗SSA抗体 F:抗SSB抗体
女性,25岁,反复口腔溃疡史,脱发,日光过敏1年,发热,体温37.8℃,关节疼痛1个月。化验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抗Ds-DNA抗体效价升高。
本例最适当的治疗是
A:抗广谱抗生素治疗 B:抗结核治疗 C:非甾体抗炎药治疗 D:激素和(或)免疫抑制药 E:物理治疗
有一个患者,常规血型鉴定时,出现患者的红细胞与抗A凝集,与抗B强凝集;患者的血清与A1细胞凝集为1+,与B细胞不凝集。
该患者做了进一步血型鉴定,预测患者红细胞与抗血清的不可能出现的反应格局是
A:抗A阳性 B:抗B阳性 C:抗AB阳性 D:抗H阳性 E:抗A1阳性
某女性患者,21岁,高热伴双手关节肿痛1个月,水肿10天。查体:T:39.2℃,双手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肿胀,有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水肿。化验示:尿蛋白(+++)、尿RBC 20个/HP,血清白蛋白23g/L。ANA阳性,抗dsDNA抗体阳性。
除外抗ds-DNA抗体,下列也是该病特异性抗体的是
A:ANA B:抗U1-RNP抗体 C:抗Sm抗体 D:抗Jo-1抗体 E:抗SSA抗体 F:抗SSB抗体
用脲酶反应来判定大豆中抗胰蛋白酶因子是否破坏,是因为
A:大豆中脲酶含量丰富 B:脲酶性质稳定 C:脲酶的抗营养作用较抗胰蛋白酶因子强 D:目前尚没有测定抗胰蛋白酶因子的方法 E:脲酶抗热能力较抗胰蛋白酶因子强且测定方法简单
下列关于α1抗胰蛋白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α1抗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最大活力处于pH4.5 B:α1抗胰蛋白酶的主要功能是对抗由多形核白细胞吞噬作用时释放的溶酶体蛋白水解酶 C:低血浆α1抗胰蛋白酶可以发现于胎儿呼吸道窘迫综合征 D:α1抗胰蛋白酶是具有蛋白酶抑制作用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E:α1抗胰蛋白酶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泳动于α1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