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公司从市场上购入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关情况如下: (1)2013年1月1日购入某公司债券,共支付价款2050万元(含债券应该发放的2012年下半年的利息),另支付交易费用8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于2012年1月1日发行,期限为4年,票面利率为5%,每半年计息一次,每年1月2日和7月2日付息,到期时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 (2)乙公司于2013年1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2年下半年的利息; (3)2013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不含利息); (4)2013年7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3年上半年的利息; (5)2013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60万元(不含利息); (6)2014年1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3年下半年的利息; (7)2014年3月31日,乙公司将该债券以2030万元价格售出,扣除手续费10万元后,将收款净额2020万元存入银行。 假定乙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4)小题。(答案中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乙公司2013年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2013年1月1日: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0 应收利息 50(2000x5%x6/12) 投资收益 8 贷:其他货币资金 2058 B:2013年6月30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50 C:2013年7月2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 50 贷:应收利息 50 D:2013年12月31日: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借:应收利息 50 贷:投资收益 50
乙公司从市场上购入债券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有关情况如下: (1)2013年1月1日购入某公司债券,共支付价款2050万元(含债券应该发放的2012年下半年的利息),另支付交易费用8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于2012年1月1日发行,期限为4年,票面利率为5%,每半年计息一次,每年1月2日和7月2日付息,到期时归还本金和最后一次利息; (2)乙公司于2013年1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2年下半年的利息; (3)2013年6月30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80万元(不含利息); (4)2013年7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3年上半年的利息; (5)2013年12月31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1960万元(不含利息); (6)2014年1月2日,收到该债券2013年下半年的利息; (7)2014年3月31日,乙公司将该债券以2030万元价格售出,扣除手续费10万元后,将收款净额2020万元存入银行。 假定乙公司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对外提供财务报告。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4)小题。(答案中分录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乙公司2013年度下列各项中,计算正确的是( )。
A:应确认投资收益100万元 B:应确认投资收益92万元 C:应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万元 D:2013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960万元
根据政府记录,格陵兰的1987年的自杀率(每1000人中自杀的人数)比1960年高出17倍,因为格陵兰从1960年的狩猎捕鱼的社会发展成1987年的工业社会,所以自杀率的激增一定是由这一社会变化引起的。
下面哪个,如果正确,对上述结论提出了最严重的质疑( )
A:从狩猎捕鱼的社会转变成工业社会造成犯罪率的激增 B:即使在狩猎捕鱼的社会,也有一部分社会成员选择自杀 C:1987年,格陵兰居民的寿命比1960年没有发生社会变化以前人的寿命短 D:1987年,格陵兰发生的自杀事件都上报给相应的政府部门,而在1960年大多数自杀事件没有上报
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同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比较 (单位:岁)
|
年度 | 中国 | 世界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男 | 女 | 平均教 | 男女差值 |
1950~1955 | 39.30 | 42.30 | 40.76 | 3.00 | 45.92 | 65.74 | 41.04 |
1955~1960 | 43.10 | 46.20 | 44.61 | 3.10 | 48.96 | 68.1 9 | 44.35 |
1960~1965 | 48.70 | 50.40 | 49.53 | 1.70 | 51.46 | 69.61 | 47.60 |
1965~1970 | 58.80 | 60.40 | 59.58 | 1.60 | 54.87 | 70.33 | 52.06 |
1970~1975 | 62.50 | 63.90 | 63.18 | 1.40 | 56.68 | 70.92 | 54.24 |
1975~1980 | 65.50 | 66.20 | 65.84 | 0.70 | 58.11 | 71.65 | 55.84 |
1980~1985 | 66.69 | 68.95 | 67.79 | 2.26 | 59.62 | 72.31 | 57.61 |
1985~1990 | 67.98 | 70.94 | 69.42 | 2.96 | 61.48 | 73.43 | 59.75 |
1990~1995 | 69.24 | 72.64 | 70.89 | 3.41 | 63.04 | 74.51 | 61.52 |
2000~2005 | 71.44 | 75.08 | 73.21 | 3.64 | 65.88 | 76.61 | 64.59 |
20lO~2015 | 73.30 | 77.10 | 75.14 | 3.81 | 68.08 | 77.52 | 67.58 |
2020~2025 | 74.85 | 78.93 | 76.83 | 4.08 | 71.35 | 78.71 | 70.42 |
从哪一时间段开始,我国平均寿命高于世界平均寿命( )
A:1965~1970年 B:1960~1965年 C:1955~1960年 D:1970~1975年
已知当前数据库GZ.DBF中包含出生年月字段为日期型,要求显示1960年以后(包括1960年)出生
人员的记录,使用命令是( )。
A:LIST FOR出生年月>=1960 B:LIST FOR出生年月>=60 C:LIST FOR YEAR(出生年月)>=1960 D:LIST FOR YEAR(出生年月)>=60
已知当前数据库GZ.DBF中包含出生年月字段为日期型,要求显示1960年以后(包括1960年)出生 人员的记录,使用命令是( )。
A:LIST FOR出生年月>=1960 B:LIST FOR出生年月>=60 C:LIST FOR YEAR(出生年月)>=1960 D:LIST FOR YEAR(出生年月)>=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