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52岁。主因口服氟乙酰胺2 h来诊。既往体健。查体:BP 130/70 mmHg,间断抽搐,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毒物鉴定示:氟乙酰胺中毒。
氟乙酰胺的中毒机制为
A:干扰神经系统的细胞代谢功能 B:抑制三羧酸循环 C:酮酸代谢增强 D:氟灭鼠剂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心肌损伤 E: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F:抑制胆碱酯酶
患者女,52岁。主因口服氟乙酰胺2 h来诊。既往体健。查体:BP 130/70 mmHg,间断抽搐,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毒物鉴定示:氟乙酰胺中毒。
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为
A:乙酰胺(解氟灵) B:维生素K C:亚硝酸异戊酯 D:二巯基丙磺酸钠 E:维生素B6 F:甘油乙酸酯
患者女,52岁。主因口服氟乙酰胺2 h来诊。既往体健。查体:BP 130/70 mmHg,间断抽搐,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毒物鉴定示:氟乙酰胺中毒。
氟乙酰胺的中毒机制为
A:干扰神经系统的细胞代谢功能 B:抑制三羧酸循环 C:酮酸代谢增强 D:氟灭鼠剂直接作用于心肌,引起心肌损伤 E: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F:抑制胆碱酯酶
患者女,52岁。主因口服氟乙酰胺2 h来诊。既往体健。查体:BP 130/70 mmHg,间断抽搐,双侧瞳孔缩小,对光反射灵敏。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毒物鉴定示:氟乙酰胺中毒。
氟乙酰胺中毒的特效解毒药为
A:乙酰胺(解氟灵) B:维生素K C:亚硝酸异戊酯 D:二巯基丙磺酸钠 E:维生素B
F:甘油乙酸酯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关于葡萄球菌属β-内酰胺酶试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青霉素MIC≤0.12 μg/ml 或抑菌环直径≥29 mm时需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B:刮取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周围抑菌环边缘的生长物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C:β-内酰胺酶阳性葡萄球菌只对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D:质控菌株为ATCC29213和ATCC25923 E:菌落在M-H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培养18~20 h
环磷酰胺的活性形式为
A:醛磷酰胺 B:磷酰胺氮芥 C:环磷酰胺 D:丙烯醛 E:CTX
葡萄球菌属因携带mecA基因、产青霉素酶等机制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关于葡萄球菌属β-内酰胺酶试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MIC≤0.12 μg/ml 或抑菌环直径≥29 mm时需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B:刮取苯唑西林或头孢西丁纸片周围抑菌环边缘的生长物进行β-内酰胺酶试验 C:β-内酰胺酶阳性葡萄球菌只对氨基、羧基和脲基青霉素耐药 D:质控菌株为ATCC29213和ATCC25923 E:菌落在M-H培养基或血琼脂培养基培养18~20 h
吡嗪酰胺是( )
A:阻碍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合成和干扰菌体代谢为主要作用机制的药物 B:阻碍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药物 C:阻碍核糖核酸的合成的药物 D:杀灭吞噬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为要作用机制的药物 E:与吡嗪酰胺具有协同作用的药物
TLC所用聚酰胺有
A:聚己酰胺 B:聚酰胺6 C:聚十一酰胺 D:聚酰胺11 E:二甲基甲酰胺